在所有的禮節都完成後,德叔才再高聲地喊道:“將新郎、新娘送入洞房!”
馮瑩在鐵中玉的陪同下,向三位老人請過安,又與巡撫夫人見了一麵後,便帶著衙役回縣衙去了。
5
洞房同樣布置得紅紅火火。燈火通明。桌上點著花燭,四周也點著燈籠。桌上堆著紅棗、蓮子、甘蔗等喜果,還有酒壺、酒杯等。
梅娘早已站在洞房的中央了。
彩媟和丹在青、水吟、水福和七等人的簇擁下進入洞房。
梅娘不話,她將彩媟領到床邊坐下,讓丹站在桌子旁。
眾人七嘴八舌亂哄哄的。
水吟和水福站在人群的後麵,倆人肩挨著肩,目光注視著新郎新娘,背後卻十指相扣。
春芳將他相公丟在一邊,一直和冰心在一起。在她的心中,今,妹妹比相公重要。此時,她站在冰心邊上,輕聲地問道:“妹妹,那新娘長得啥樣。”
冰心笑著言道:“揭了蓋頭,你就知道了。”
水庸躲在人群的後麵。他剛才跟著丹走進廳堂,一眼就看見梅娘也在,這讓他嚇了一跳。他想不通,老板娘怎麼會在此地的。所以,就此一直遠遠地躲著梅娘,生怕她認出自己來。
梅娘將今“鬧新房”的事,看作是一台戲。她操作自如。這時她笑嘻嘻地開口道:“丹哥,你等急了吧。這蓋頭還是我來替你揭了吧。”
梅娘故意一本正經地走到彩媟跟前要去揭蓋頭。這可把眾人急壞了,齊聲叫道:“哎,哎,……”
梅娘在彩媟跟前突然停住腳步道:“噢,對了,我不是新郎官,不能揭。哪誰來揭?”
眾人大笑道:“新郎官,揭,新郎官,揭,……”
丹走到桌子前,從盛放甘蔗的盤子中取了一根,再到彩媟跟前,用甘蔗輕手輕腳地揭起彩媟頭上的紅蓋頭。
眾人被彩媟的美麗折服,異口同聲地叫了起來:“哇……”
彩媟耳垂上的滴水珍珠耳環,在燭光下閃閃發光。
丹起先並沒認出是彩媟,她化妝了,光彩照人。但她耳垂上的那對水滴珍珠耳環,他是認識的。再仔細一認,見彩媟正朝著他微笑,那笑貌更是他時時刻刻都記在腦子裏的,要忘也忘不掉。
此時,他才醒悟過來。走到鐵中玉和冰心跟前,要跪拜,並道“少爺,少夫人請受我一拜。”
鐵中玉大笑起來,正要上前去阻止他,卻被梅娘攔住了。梅娘道:“慢著,新郎官,就你一個人磕頭答謝,也太便宜你們了吧。”完,她推開眾人,找了兩把椅子放在桌子跟前,拉過鐵中玉和冰心,將他們按在椅子上。
鐵中玉才被按在椅子,便站了起來。一再地對梅娘著,不要了,不要了。梅娘不依不饒,又將他按了下去。冰心則是什麼也不,坐在椅子上,獨自地笑著。
而後,梅娘對丹和彩媟:“你們都過來,今嗑個頭是事,往後要好好記住他們的恩情。”
丹看了一眼彩媟,彩媟很乖巧地站起來,走在丹身邊,雙雙在鐵中玉和冰心麵前嗑了三個頭。
過鍔在丹挑起紅蓋頭的一刹那,他也驚到了。他想不通的是,新郎官隻是個姓鐵的書童,憑什麼也能娶到如此儀態萬千的女人。
6
《真情守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你美妙的聲音回蕩在我的夢中。
狂風暴雨豈能阻隔守望的真情,
真情守望,期待風雨過後,朝霞如虹。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你謙和的笑容印刻在我的心中。
山高路遠豈能阻隔守望的真情,
真情守望,一朝峰回路轉,總能圓夢。
捉對鴛鴦戲秋水,明月蕩清風。
真情守望,自由自在,相倚相從。
成雙燕子啄春泥,愛巢垂簾櫳。
真情守望,聲聲和鳴,美美與共。
我的歸宿我作主,
真情守望,哪怕山高海深路千重。
真情守望,終成好逑,道合誌同,。
真情守望,日月相伴,一生好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