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有關線索(1 / 3)

葛芸老師本來想,讓同學們熱鬧一下,畢竟一年沒見了,大家互相話,聯絡感情,需要氣氛,她就不好一來就提冬子的事情。

但是,同學會組織者,也是今晚買單人學習委員盧突然打破了這個氛圍。當時最開始的三杯酒喝過後,他放下杯子,拿起餐桌盤子裏一根羊肉串,發愣,周圍的人明白,他有話要。

這個班的同學會與普通同學會不同,不實行AA製,是各位同學輪流作東,為了爭取作東資格,學習委員在網上同學群裏很是費了一番口舌,才得到這個買單的榮譽。

“無論多高檔的酒店,再也吃不到冬哥的味道了。”盧這聲音雖然很輕,但大家都聽到了。他拿起羊肉串的那一刻,所有同學都知道他要什麼。

第一屆同學會,是在冬子家進行的。那一年,九月,本來冬子也考上了武漢的一所二本,學園林設計,雖然他成績不太好,但因為學過美術,通過特長生的方式,也算進了一所二本。

但隻讀了幾個月,就因為父親的突然離世,回家了。本來,葛老校長要求他把學業繼續下去,專門讓葛芸老師負責他家裏的事,葛校長全家有人出人有錢出錢,完全可以保證蘆花治病及冬子的學業。

蘆花就是冬子的母親,當時腎病已經多年,丈夫突然離世,給她的打擊太大,以至於病情加重了。

但是,冬子卻堅持要回來。他回來時,葛校長幾次想讓冬子到家裏來談一下,但冬子沒有來,隻是讓葛芸老師帶了句話過來:“我長大了,家裏的事,由我來負責。”

安葬完父親,冬子重操父親舊業,憑著味道的記憶及母親的幫助,也把父親燒烤的口味複製得有八成了,他重新支起了燒烤攤,就在家門口,重新掛出了“老陳燒烤”的招牌。

冬子的生意雖然沒有父親在時好,但也算過得去,母親治病的費用,倒還可以維持,甚至還有些餘錢,讓冬子覺得,這條路雖然不是父母的期望,但也算子承父業,能夠坦然了。

冬子在同學中,曆來以熱心快腸出名。那一年臘月,同學們回來後,知道冬哥的處境,集體約來,在冬哥家聚會,看看冬哥的母親,也給冬哥精神的支撐。

冬哥的燒烤,受到了同學們的交口稱讚。同學中有不少吃過冬哥父親的燒烤的,所以也對冬哥的味道提出了表揚,他成功地留住了他爸的味道,很成功。

冬哥知道是同學們安慰他,但冬哥很滿足。因為讓同學們喜歡和稱讚,是冬哥此時最需要的。在那個寒夜的臘月,冬哥的心是溫暖的。大家紛紛要求付賬,畢竟冬哥本生意。但是,冬哥一段話,讓同學們接受了。

“同學們,你們走向了四麵八方,今後想起家鄉容城,如果記得我冬子,記得我這個味道,我就真成功了。如果大家看得起我,今後,每年同學會,都在我家來。這是我的追求,也是我人生最好的念想。如果要給錢,你們想忘掉我嗎?”

是的,冬哥的味道,在那個歡樂的寒假,是最溫暖的回憶。後來,有同學在國外留學時,在同學群裏發表思鄉情懷時,還這樣寫到:別人的聖誕,與我何幹?好想念容城!好想念冬哥的羊肉串!

事情的變化,在春節後,他母親去世後。大概到了三四月份,冬哥突然離開容城,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此時,同學們感歎冬哥的味道,其實是在感歎那一個火熱的人,以及在火熱燒烤爐邊散發出的溫暖而濃香的味道。

有人,人們懷念家鄉,首先想到的是山水景色和朋友。其實,對家鄉最固執的基因,其實是故鄉的味道,那個你曾經習慣了的、保留著人情溫度的味道。最近一個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

有人作過所謂科學的解釋,童年時期的味道為什麼會融入血液,是因為你胃酸形成的初期,就留下了它們的印記。很多人,哪怕遠離故鄉幾十年,隻要吃到母親的味道,就會流淚,因為那固執的基因複活了你的記憶,故鄉是什麼?是最深的人情,是最初的味道。

而容城,“老陳燒烤”,已經成為年長的容鋼人的記憶,也成為冬子同學的記憶。當年同學們晚上上東山公園玩,總忘不了叫上冬哥。而冬哥,總會在父親攤子上抓一把羊肉串,帶給上山賞月的同學們。雖然羊肉串到山頂時都有點涼了,但那種純真而歡樂的記憶,足夠溫暖遊子們的一生。

此時,在酒店參加聚會的葛芸老師,意識到,時機到了。她到:“我想問問同學們,哪個有陳冬最近的消息?”

奇怪了,滿屋的三十幾個同學,居然沒有一個,近幾年跟冬子有過聯係。六年前冬子離家出走後,幾乎沒人再收到過他的消息。有同學還在群裏發起過尋找冬哥的活動,但線索太少,同學們雖然熱情,但沒有收獲。

有人到:“我猜,冬哥可能跟別人一塊走的,要不然,一人在外,在哪裏落腳呢?”

還有人懷疑,是不是被拉到傳銷團夥去了。這話一出來,馬上就被同學罵為烏鴉嘴,並且反駁得也有力量。

“冬哥雖然成績一般,但他是我們班上最聰明的人,大家得承認吧?社會上的事,他也比我們懂,大家承認吧?他怎麼可能上當呢?”

大家認可這種法,的確,冬哥讀書成績一般,不是他不聰明,隻是因為他興趣太多,沒用心在書本上。

有同學提出最有力的反駁意見:“傳銷,怎麼可能?傳銷的精髓是傳字。冬哥的社會關係,哪個接過冬哥的電話?他找哪個人要過錢?他拉哪個人入過夥?如果我是傳銷的老大,這種不發展下線的人,怎麼要他?”

這個理由足夠了,冬哥肯定不是因傳銷被騙的。因為,冬哥的社會關係,大部分都在座呢。

葛芸老師把幾張冬子寫的明信片照片給大家看,大家地傳閱手機的過程中,有了各種議論。分為幾個流派,有證明冬子現在一切安好的,因為他的字體工整,變化不大,明他的心態正常。

有證明冬子是在外打工的,雖然思念家鄉,但是,卻因為沒有出人頭地,好像有些不好意思回來。還有的企圖證明,冬子沒有結婚,畢竟,結了婚的人,漂泊的範圍不可能如此之大。如果他住在女方家裏或者在外地安了家,他也必須有一個相對固定的過年的地方。這跨越三個省份的事,不太好理解。所以,可以肯定他沒結婚,證明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