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定天下初露崢嶸 受錦囊暗夜驚魂 三(1 / 2)

“鄭校尉常年駐守渠梨,對西域各國的情況了如指掌,有著這樣的擔憂肯定是不無道理的。但鄭校尉久不在朝中履職,應該對近期大漢國內的形勢還不太清楚,我就明著了吧。大漢一直是要出兵援助烏孫的,這是從先帝在位時就老生常談的重大軍情要事,然而卻因為先帝和大司馬之間意見不一致一再被擱置。先帝暴薨以及繼任者昌邑王荒淫無道,更是讓人無暇顧及此事了。好在現在的子年輕有為,登基之後並未聽聞與大司馬有什麼齟齬,所以朝綱得以滌蕩澄清,下太平無事,馳援烏孫一事又被擺上了日程。子似乎對大司馬言聽計從,此事應該不會再有什麼變數了。在臨行前怕鄭校尉有所擔憂,子還特意向我透露,現在大漢境內的西河、張掖、雲中、酒泉以及五原等地已經集結了不少於十五萬的漢軍,正在整裝待發,隨時可以向匈奴本土和在西域與烏孫久持不下的鐵騎展開大規模作戰。駐紮在車師境內的這五千匈奴部眾,就算是有熟諳兵法的名將統帥,在排山倒海的鐵血漢軍麵前還不是螳臂擋車自不量力。所以,鄭校尉不必多慮,解開車師之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常惠侃侃而談,不僅讓鄭吉喜形於色,就連趙長信和張望之也為之動容,看來這場不可避免的曠世大戰就要在沉寂了幾十年後的大漠孤煙下拉開帷幕了。

“這可真是太好了,我在渠梨困守了多年,雖然輪台和西域南道都有漢兵遙相呼應,但終究是勢單力薄,難免有一會和匈奴鐵騎遭遇一場惡戰。渠梨訓練有素的漢兵不過區區兩千多人,要真想擋住匈奴鐵騎的大舉進犯簡直是有如夢囈。大漢此番決心將匈奴勢力徹底驅逐出西域,真是大快人心,我可以安心組織屯田生產以及處理和西域眾多城邦的關係了,”鄭吉到這裏卻停了下來,剛剛還溢滿興奮之情的臉卻不知因為想起了什麼事情,突然又變得暗淡無光,“隻是……隻是大部漢兵由於糧草補給問題不能在西域常駐,等到撤回本土時,匈奴人卻近在咫尺之遙對西域虎視眈眈,殺回來隻需擰把眉毛的時間。車師扼守西域北道門戶,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匈奴人恐怕第一個就要拿下此地。我也不是膽怯,隻是渠梨也需要漢兵駐防,我最多隻能分出一千兵馬和焉耆組成聯軍,聯軍就算兵勢再勝,滿打滿算也超不過三千人,叫我如何抵禦匈奴鐵騎的凶惡反撲?”

“鄭校尉不愧是常年駐守西域的大漢英傑,不會光光隻看到眼前的得失,所憂所慮並非無稽之談。否則以武帝之英武,數次攻占車師,卻總是無法駕控西域北道,原因正是在此。子也是深謀遠慮了很久,才想出了後續控製車師的良方,隻是這密計卻著落在了趙侍郎和張侍郎二人身上,於你於我就沒有多大關係了。鄭校尉隻需按照子諭令去按部就班地實施就可以了,”常惠邊邊把視線挪到了趙長信和張望之身上,頓了一頓接著道,“趙侍郎和張侍郎年輕有為,被子寄予厚望。除了作為副使隨我出訪烏孫外,子還另有錦囊讓我轉交給你們。隻是子特意囑咐,這錦囊中的密令隻有你二人知曉就可以了,不許泄露給第三人。如需調配渠梨、輪台兩地的資源,由我和鄭校尉全力督促辦理,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