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讀書無用(2 / 2)

錢大哥愧疚在心,但不想被人知道他曾試圖殘害手足,隻得助錢文舉留在了南湖書院。去歲,錢大哥通過宗族認可成為錢家少家主後,又錢祖母病重,親自過來接錢文舉,錢文舉才回家。

這些事,傅振羽知道,倉子堅也知道。

是以,傅振羽才完,倉子堅便道:“一直退讓,總有無路可退的時候。兒郎要麼弱,要麼強,最怕的是他現在這個狀態,實際軟的不行,別人動動手指就能弄死他的那種,偏還掛著強者的外皮,成為靶子。”

錢文舉心有所動。

因為曾經的輝煌,也因為他十七歲就過了縣試,成為秀才,他此番回家,依舊很多人認可他才是這一代最出色的那一位。這一次,他不僅和大哥有了隔閡,就是四歲的侄子,在嫂子的教導下,已經對他有了防備心。在家裏不自在,他才想方設法地回南湖。

見他眼神鬆動,倉子堅又道:“二師弟,我有家仇要報,終究要回朝堂的。南湖書院,需要有人守候。”

在師父聲譽因自己而大不如前的情況下,大師兄又要離開,那麼,自己這個二師兄,必然是要接管書院的大任。於是,錢文舉道:“我聽大師兄的。”

傅振羽少不得提醒這倆人:“吳教授已經了,南湖書院今年必須招到人,才能保住書院的名號。下一次鄉試,卻在兩年後。便是二師兄第一次鄉試便中舉,那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倉子堅回首,看著她,道:“你不是有備選方案麼?”

傅振羽眼睛一亮,問:“大師兄同意了?”

“我不過了幾句實話,何曾反對過?便是今日,我也,你的法子,實施不易,風險也大。”

錢文舉好奇不已,問:“是何法子?”

傅振羽回房摸出第二套方案,獻寶一樣地拿給兩位師兄、還有柳擎這位長者閱讀,她則在一旁侃侃而談,補充著自己的想法。

“國之強,靠的是民強。全民皆讀書、全民皆兵,才是聖朝發展最要緊的地方。現實的問題就是,讀書略貴,又有風險。因而,普通百姓,便是吃飽穿暖,都不舍得考慮的事情。三十年前,聖朝還有很多人吃不飽的情況下,談全民讀書有點過分。但而今,雖不風調雨順,百姓的生活幾近穩定,具備了全民讀書的條件。”

具備讀書條件,讀書人依舊很少的根本原因在於,時下讀書隻有為官這一條出路。

做不成官,則讀書無用,是時下百分之九十人的邏輯。

科考入仕,比後世高考難了不知道多少個等級。十萬男丁的一個縣,三年一期兩次童生三試,頂多出五十人。秀才絕對的千裏挑一;秀才到舉人,十中一;舉人到進士,十進一。算下來,一個人若想成為進士,是十萬裏挑一,一縣裏出一人。

這樣的概率,太難,絕大多數百姓都不怎麼相信自家祖墳冒煙,能養個官出來。

是以,讀書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