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門前考校(上一章章節錯誤)(1 / 2)

見車簾微動,倉子堅轉向顧詠言,低聲道:“再等一會兒,我會直接在姚家門前考校姚安,讓大家知道南湖書院。”

“是。”

表麵上配合著倉子堅的顧詠言,心中起疑——大師伯為何這麼保護自己師父?

又過了半盞茶功夫,馬車周圍了四五十人,越來越亂的時候,倉子堅跳下馬車,走到錢文舉那裏,道:“把你錢袋子打開,給大家看看。”

十五歲時離家出走的錢文舉,不知人間疾苦,因為沒帶銀子,在遇到傅振羽前的遭遇,畢生難忘。再後來,他每每出門都帶足了銀子,仿佛那樣,才有安全感。對銀子,他在乎的不是一點半點,便是麵對大師兄的請求,他都敢直接拒絕。

“不行,財不外露!”

倉子堅強令他打開,並道:“莫要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姚樓的人淳樸厚道,怎會搶你那幾個錢?”

就是!

誰會搶你的錢啊,村民心底咆哮著。然而,當錢文舉真打開臉大的錢袋子時,所有人眼前一花,心底咆哮蓋過剛才那一輪!

全是銀子!

隨身攜帶那麼多銀子,不嫌沉麼?

大家的視線都被銀子吸引之際,倉子堅用事實話:“我們不缺錢,缺人。按知府大人要求,南湖書院需要擴招學子。招了學子,做雜事的人手便要添一二。”

這麼有錢的書院招工,價錢一定不低!懷揣著這樣的想法,有人問倉子堅:“你們書院,叫啥來著?對,南湖,南湖書院還缺人手麼?”

倉子堅一句話粉碎他們美好的幻想:“自然是缺的。隻是,我們優先把活計交給汝陽城附近的百姓,或是書院學子的家人。”

以金錢開道,倉子堅一步步步入正題。

姚樓離汝陽城百裏,顯然不符合第一種情況,隻能第二種,那人繼續問倉子堅:“你們書院收多大的孩子?”

“不論年紀,要求通背四書。”

“也就是不要沒上過私塾的唄?那隻有安和榆錢倆孩子能去你們這書院了唄?這過分了吧?”

倉子堅耐心地回答:“所有書院都是這樣的規定。因為書院的學子,皆以過童生三試、中秀才,中舉人為目標。而四書沒學完之人,無法參加縣試。”

問話那人聽了這樣的回答,腦子裏一片漿糊。隻能隱約明白,書院和私塾不是一回事。再問下去一定會顯得自己蠢了,一想到這種可能,那人明智地合上了嘴巴,退出了討論圈。

倉子堅眼睛未動,眼神卻已將周邊掃視一圈,見無人話了,他上前對姚裏長見禮,又對姚安道:“你母親為你四處奔波,恰書院正好招人。現在,我們隨意出題考校一下,你若過關,我們再去談束脩;若不過關,安心奉養母親妹妹。你,可做的到?”

也就是,自己真的有機會繼續讀書了?姚子安心動不已。可他聽了倉子堅先前的話,這會兒也知書院和私塾不同,便有些緊張。舔了舔嘴唇,喉嚨動了三次,姚安方道:“嗯,請先生出題。”

倉子堅頷首,轉頭對顧詠言道:“你來出第一題,四書裏隨便問他一段。”

顧詠言想了想,開口:“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詩雲:‘普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

變聲期少年的聲音不怎麼好聽,吐出來的話,也沒幾個人聽得懂。但他話音響起的那一刻,有一半人在嘀咕:“真是個子呢。”

緊張的姚安,腦子裏沒有旁的聲音,隻剩這熟悉的內容,完全是下意識地,他非常自然地接道:“這一段出自《孟子萬章》,乃鹹丘蒙問亞聖之言。亞聖對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