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屬於安心之際,曾山長琢磨起袁自舟那事如何處理更好。
韓末和李宗延二人收拾行囊之際,林儉回家接了全家過來。得知牟家搬了過來,林太太和老太太自然登門拜訪。在看過牟家的院後,林老太太也動了心思,轉身和兒子媳婦孫子商議。
“牟家那宅子挺好,我問了價,一百兩買下的。那宅子貴在屋子多,大二十幾間。咱們不用那麼多,有個十間就夠了。我尋思了下,八十兩差不離能買到。”
嘴裏沒,林太太在心底歎息。她家婆婆旁的都好,就是有一條,手裏是個攢不住錢的。
自幺妹夫中舉後,家裏借著省糧稅,一年攢個十兩二十兩的,一畝一畝的田添著,就是不存錢。之前好了攢了兩年的錢娶媳婦用,結果,鳳家那裏有了孝,老太太當機立斷,拿銀子去買地。
娶兒媳婦的錢,再次重頭。
沒想到的是,鳳家怕出意外,孝期剛滿就嫁閨女,打了林家個措手不及。若非如此,林儉娶媳婦時,林太太又怎會要傅振羽塞給她的銀子?
這兩年,外甥女讓兒子做夫子,一年給二百兩銀子。除去分給兒子兩口的,他們手裏也沒少落。她日擔心夜夢寐,就怕老太太再張開買地。結果,老太太自己,好好存銀子,給孫子秋闈用。
現在,兒子明確不參加今年的秋闈了。
林太太一直擔心老太太開口買地,結果,還不如買地呢。
拒絕?
林太太自己也舍不得。常年不見兒子就罷了,以後是常年不見兒子,還是讓兒子常年不見兒子?可要一直住傅家,就更不合適了。
林太太不吱聲,老太太也不著急,對兒子道:“你也四十好幾的人了,身子骨大不如前,家裏不難這點,提前歇了吧。秋收後,把攢了這些年的田賃出去,一年的嚼頭也出來了。你媳婦和你兒媳婦兩個都是手巧的,不拘是你姨子那裏,或是那個絲織坊,也能賺點嚼頭。你隻弄兩畝園子,叫家裏有菜吃就成。至於將來,鳳丫頭馬上就生了,不拘丫頭子,儉哥兒都當爹了,將來,自然要看儉哥兒。”
言外之意,林儉鄉試的銀子、會試的銀子,都叫他自己攢;想要過更好的日子,也要林儉來努力。
林儉聽明白後,加上最近師兄弟的表現,他前所未有的自信,應聲:“祖母放心,孫兒定不會叫你失望。”
兒子應了,林太太和林舅舅兩個,也都得了好處,又有哪個能開口拒絕?且老太太選擇了適時進行家業交接,又把每個饒出路安排的妥妥當當。林舅舅和林太太兩個一直想做主,卻從來做不得主的原因,便是這個。
事情落定,林舅舅便開始四處找宅子。傅振羽知道後,好生讚了老太太一,又指了之前給牟家買宅子的李祥幫林家看宅子。
林家隻想挨著兒子,並不需要離城很近。是以,他們家最後定了城北六七裏處的祝家灣。撿了村邊,買了臨近莊家的六分地皮,準備自己起宅子;又花高價買了旁邊的三畝地,給林舅舅種菜。
宅子沒起呢,七月二十三,鳳氏產下一子,林家有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