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風雲變幻(1 / 3)

不是中書院,是東安書院。

事情的起因,卻又不是一個。頂尖要緊的,便是已經是末梢的東安書院,決定振作起來。頂頂要緊的,便是換掉山長李書彤。

但書院乃高等私學,為個人所櫻東安書院乃李家所建,換山長等於型的改朝換代。

李書彤自認山長一職,已盡心盡力,不過因為妻子的出身不佳,才導致了這些問題。但,妻子那樣的出身,也不是她所願意的啊!

不惑之年的美大叔吼出半生不甘後,李家旁支老祖宗頷首表示認可,又道:“這話是沒毛病。你娶哪個與旁人無關,但同樣的,旁人因這個不來東安書院,便也是他們的自由。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是從前便罷了,而今汝寧書院何其多,東安書院百年基業,不能葬送於你手中!”

老人家的話,擲地有聲。

從前,念著李書彤乃青年進士,著實難得,又是嫡長唯一一位繼承人,所有人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恣意行事。先前十年還好一些,盡管沒出進士,但是舉子和秀才卻是不少的。然則,自打今上登基,東安書院十年未出舉子了,沒有舉子,自然無緣會試,便沒有進士。

更讓李氏一族覺得無望的是,李書彤今年不過四十,身體安康,沒病沒災,少還有二十年活頭。不他,便東安書院未來的繼承人,今年不過十三歲,雖已過了府試成為童生,但,他的生母卻是個歌姬。加起來,這東安書院五十年內別想翻身了。

痛定思痛,便是背負著謀長房之財的罪名,他也要做到底!

老人家沉聲道:“強製自長房將山長上拉下來,我對不起堂兄、對不起侄兒。你放心,待東安書院換了山長,我自會親自於兄長、侄兒解釋!”

言外之意,以死謝罪。

他自族中尋來的三位山長候選人,皆是在三十歲前中舉的族人,算不得極其出色,卻也不差了。聞言,三人齊聲道:“叔祖,萬不可當此言!”

這個道:“不過一個山長,誰還稀罕不成?”

這是實話。

做了山長,便不得出仕,他們都是舉業有望的人,何苦要困於這一片地?

那一個道:“原是受了叔祖所托,才來接管書院的。若接了書院便沒了叔祖,侄孫不接這書院!”

李書彤冷哼道:“這意思,不僅叫我將書院拱手讓出,還得是跪求幾位堂弟接管?”

李家老祖宗長歎一聲,道:“我知你不暢快,知你為妻兒不平。可你知汝寧如今的形勢嗎?不提別個,隻由傅家丫頭執掌的南湖書院。按,女子為山長,這條件還不如你。結果,丫頭由知府夫人結交到知府,招不來人便主動去找人——試問,你做了哪一件?你那才華橫溢的妻女,又做了何事!”

一席話,堵得李書彤啞口無言,強辯了一句:“這不一樣!所有讀書人都排斥我妻兒在先!”

“女子為師,便不被讀書人排斥了麼?”

當然不是。

見李書彤終於不再反駁,李家老祖宗道:“傅家女沒有出嫁的消息——不用多,不是這一科,便是下一科,南湖書院必出進士。屆時,東安書院隻有退位讓賢;屆時,你便是想退,也無人接手。今日你不讓出山長一職,明日我便可集一族之力,再建一家書院!”

“那你們便再建一家書院吧!”

李書彤淡然表示,等於同族中撕破了臉。

可他不怕。

書院屬於讀書饒商行,因著清流之名,並不是什麼賺錢的行當。他身為東安書院的繼承人,手中尚且緊巴,別人又有幾個閑錢?合族之力建一個書院,的確能建成,有個要命的前提。

這族,能合起來,李書彤不看好李氏宗族。

盡管攆了逼迫自己的族人,回到後宅的李書彤依舊覺得憋屈。這時,童來報,金陵方家遣人送信。李書彤頓將不痛快置之腦後,歡喜道:“快請。”

十八歲的李心結,親事尤為艱難。李書彤費勁心思,決定讓閨女遠嫁——便擇了國子監那會兒的同窗舊友,將閨女給金陵方氏旁支。先前兩家口頭有了約定,因隔著路途,三媒六聘並不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