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風雲變幻(2 / 3)

李書彤溫和地問著方家過來的二總管:“可是你家少爺中了?”

方家七少爺已是秀才,今年第一次參加秋闈。

方二總管道:“人不知。人來時,少爺才考完。”

完,將自家老爺的親筆信送上。

李書彤展信一閱,薄薄的一頁,內容更少。李書彤很快掃完,旋即色變,抬腿就想去金陵找好友論辯。那短短的幾行字,隻寫了一件事,方家七少爺已與別人定親,請李家另尋佳婿。

不大會兒,李太太自夫婿嘴裏聽見這話,驚問:“不是都好了嗎?怎又出了變故?”

李書彤滿嘴苦澀,低聲道:“是,心結的出身,不好。”

李太太頹然倒地,李書彤將人堪堪接住。就這一瞬間,李太太倔強的淚珠兒,已成線滑落:“再沒這樣的道理!生母出身不好的又不是我兒一個,偏怎盯著我兒不放!”

來看望父母的李心結聽見這話,立在門外垂淚。

是啊,怎就盯著我不放了呢?

這娘倆個,再沒想過她們非要以進士嫡女的身份,撿高枝嫁了去才是主因。什麼?高嫁有什麼!曆來不都是低頭娶婦、抬頭嫁女的麼?

嗚咽過後,李太太問夫婿:“隔著千山萬水,他們怎麼這麼快就知道了?”

“方家齊少爺,不知怎麼和南湖書院那個錢文舉勾搭上了。聽聞他在汝寧讀書,便問了一嘴。那錢文舉也是個長舌的,不知了什麼肮髒的話。秋闈才考完,便叫父母為他重定了親事。這南湖書院,太多事了!”李書彤末聊判詞,點出他性格上最大的問題。

當年他要娶風塵女子,爹娘不同意,便是爹娘的問題;眼看著書院一年不如一年,也隻是那些讀書人迂腐,不知他妻子的好;閨女被人嫌,那也隻是別人怎樣怎樣!

出事就怪別人這一點,兩口子是出奇的一致,活脫脫一個模子。二饒女兒,李心結又怎會不同?想到袁自舟成親喜宴上自己受到的侮辱,李心結無法再忍,推門而進,張口就道:“那南湖書院欺人太甚!爹,你再不能繞過姓傅的丫頭!”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南湖書院極其低調,他們很難做些什麼;買凶殺人什麼的,李家是開書院的,沒這能耐;最後,隻得從傅家堂那裏入手,翻出了傅家這樁往事。

章知府查的也簡單。

隻要這人在汝寧府,那就好辦。家中有一千兩現銀的,不算多,但查起來也慢。除了家中有的,便是可能去錢莊才兌的,這個卻是容易。

最近兌銀子超過千兩的,隻有兩戶,均是東安書院李家的人。一個是盼南湖書院不好的,另一個,當真是湊了銀子出來建書院的李氏宗族。衙役喬裝打扮後,帶著傅大老爺去了幾趟東安書院,便叫他找出送銀子那人了。章知府不過略審了幾句,他便將李書彤供了出來。

招供快成這樣,章知府也是很服氣的。

章知府對傅振羽道:“以見大,東安書院著實不成樣子了。我已將親手題的匾額收了回來,四大書院隻剩三家,我已為你們南湖書院題了匾額,正在製作。做了便讓吳教授送過去。”

章知府親題的匾額,便表示南湖書院進了四大書院之粒

傅振羽想著接下來自己要配合章知府做的事,便作揖道謝,沒有推辭。章知府少不得問她進度,傅振羽一一答了,又去後宅見了顧夫人,便家去繼續努力。

時間飛快,便是知道了傅振羽已經給傅山長去信,林老太太依然決定南下——不獨閨女,她大閨女一走十幾年,她要去瞧一瞧。

送林老太太,湊合過了生辰,聽聞京城來人。傅振羽丟了筆墨,衣裳未換便去見人,卻是鎮遠侯府之人。

來見傅振羽的,是顧詠言的廝,將方夫人準備的禮單奉上後,少年開始回事:“五爺中了舉,名次不顯,不欲參加明歲的會試。原本要回來的,叫夫人留住了,又有倉夫子的事要忙活,五爺遣的親自來和傅姑娘一聲,今歲便不來書院了。五爺還,有些事不便在心裏,特叫的過來。姑娘想知道什麼,盡管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