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叫什麼?”
不用青年回答,路上又來了一波人,打頭的老者,一臉精明地掃了王掌櫃一眼,問那青年:“大憨,這人誰啊?”
青年:“不知道誰家的,從最裏頭出來的。”
老者立即知道了:“是童四姐的親人吧?”
王掌櫃又不是傻子,立即否認:“我不是,我是代人來上墳的。諸位,我還有事,先走一步。”
鬆開韁繩,跳上馬車,王掌櫃駕著馬車,腳底抹油一樣,溜了。
因為不知道老者的家裏在哪,時間又不早了,王掌櫃直接把老者拉到了食為的後院。跳下馬車,王掌櫃一邊交代事,一邊問鋪子:“開門了嗎?”
“還沒櫻”
“什麼時辰了?”
“巳時剛過一刻。”
隻晚了一刻,還好。
王掌櫃鬆了口氣,忙活起來,把老者丟到腦後。冬祭是大日子,家裏地方大的,還可以一起吃個飯什麼的;對於普通的城內住戶來,並沒有那麼大的地方,外食是很好的解決辦法。
食為除了美食外,還特供了院,單獨的院落,十幾間屋子,極為闊綽。當然,院子的包場價格不菲就是了。有貴的院子,也有平價的大包間,可供二十人、三十人同時用餐的那種。
四個院子、六個大包、八個包,早已預定了出去。
掙到錢很開心,但這三大處的人都不好伺候,也是不爭的事實;王掌櫃上下仔細檢查了一遍特包的衛生,又將留侯這十來處的二再次叮囑了一番,王掌櫃終於去了那重中之重、絕不能落下的後廚。
今日準備的多為素菜,完全是考驗大廚技巧的時候。
還好,食為最可靠的便是廚子,王掌櫃一臉滿意地走出後廚,進了前堂,鎮守在自己的位置上,開啟了一日的站台生活,趁著等貴客來臨的功夫,苟延殘喘片刻。
巳時兩刻到午時過半,一個時辰內,十八家“貴客”全部到齊,食為上下忙作一團。忙中沒出亂,卻出事了。
一個時辰前,鼓樓大街上的風家,大來了三十二位。大包間三十個位置都沒夠,額外添了兩張凳子才解決。他們午時不到就點好了菜,十八個菜,這會兒陸陸續續上了十二個。可是,一柱香前開始,就有人跑茅房。當第十一個去茅房而沒地方的時候,風家那些正在喝酒的爺們,意識到問題。
“怎麼都壞肚子了,會不會是,飯菜有問題?”有人猜測著。
“肯定是!走,下樓找掌櫃的算賬!”
做就做,一行人浩浩湯湯地聚集在一樓的大廳,口內嚷著:“掌櫃的在哪?你們家的飯菜有問題!”
午飯時分,大堂的客人再少,也不是沒人。風家這一通嚷嚷,所有人都停了筷子。有為食為作證的,也有那愛占便夷,想趁著機會賴漳,立即附和:“肯定有問題,我肚子也不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