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一行帶著女眷,行得頗慢,進了六月,才至金陵。
下船換車後,便是坐在馬車裏,身著單衣的陳太太,依舊汗流浹背,少不得感慨了一句:“金陵怎麼這麼熱呢。”
陳峰也是第一次經曆這樣的酷暑,聽了陳太太的話,想了想,道:“母親若是不習慣,我和師父說一聲,咱們再回汝寧便是。”
為著陳峰的前程,陳太太連忙否了:“我不過白說一句,沒有不喜歡這裏的意思。金陵城這麼多人都過的,咱們也能過的。都說心靜自然涼,我從前是不信的。今日瞧見你這模樣,我才知道這話是真的。”
駿馬上,陳峰輕笑。
那後半句,怕是和餘家姑娘說的。想著餘家姑娘,不過十二三的年紀,卻比自家堂姐還要穩得住,實在難以想象,小師叔那跳動的性子,怎麼就看上了她,白白叫餘姑娘,小小年紀便得離開家。
車內,餘姑娘輕輕抿嘴,嘴角的酒窩便出來了,模樣討喜得緊。
陳太太看了直歎息,這樣的孩子多好啊,那林氏怎就不喜歡呢?見她有些緊張,拍了拍小姑娘的手,說:“莫怕,傅夫子再好相處不過的。”
再沉穩,年歲、經曆擺著,自家又是因為私行被召喚了過來,餘姑娘怎能不擔憂?陳太太的好意她領了,低聲道:“嗯,我知道的,賀姐姐也是這麼說的。”
她口中的賀姐姐,便是當初青竹女學中,寧願自家不入,也要讓妹妹入學那個小姑娘。當時範茗把她妹妹帶回書院,交由郭太太養著。後來姐姐自青竹女學結業後,跟著林太太做事,她的妹妹則進了女學。
知道餘姑娘要入金陵後,賀家大姑娘準備了兩大包針線,一份是傅振羽母子幾個的,另一份是給範茗母子的,托了餘姑娘替她轉交。
餘姑娘很懂事,當即謝了賀大姑娘。
有了這些物件,有了這個過往,便是傅振羽對她原本有意見,念著當年,那惡也能去個一二分。
懷揣著依舊忐忑的心情,餘姑娘跟在陳太太身後,進了李家二門。
婢女卻對留在外頭的陳峰說:“陳秀才,夫人讓你一並過去。”
這是把陳峰當做子侄看待了。
陳太太喜上眉梢,加快了腳步,她要好好謝謝傅振羽。陳家母子感恩在先,傅振羽不在意在後,兩方見麵十分融洽。
傅振羽說了自己的安排:“家裏地方多,陳太太一並住下吧。我怕你們不耐熱,留了個樹多的院子給你。那院子旁的倒還好,就是隻有三間屋子,地方不大。”
陳太太一個人住三間屋子,已是極滿意的,忙道謝。
傅振羽又和陳峰說:“你是師兄,住在沈明陽的前頭。一會兒先休息,晚上再引你們師兄弟相見。明日我親查你功課後,你一半跟著我讀書,另一半要以書童的身份,隨大師兄入國子監。”
陳峰一一應了,到底男女有別,他提前告退。
隻剩下女眷時,陳太太這才拉了餘姑娘上前,與傅振羽介紹:“傅夫子,這是餘家的姑娘,按照你的吩咐,帶了過來。”
餘姑娘上前見禮,先拿出了自己給三個孩子做的衣裳,又捧上賀大姑娘給她的禮物。旁的,一句都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