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愛自己的兵,華將軍也是一般,因此,華將軍道:“有他們在,士兵與將領皆能多活幾個。老夫以為,時候到了。”
顧詠言無法,退了一步,表示:“軍事書院可進行提前考核,合格者可入伍,先入我麾下三個月,見過真正的戰場後,方可派往他處。”
華將軍允了。
軍事書院除了教師,最大的主事便是閩祝。閩祝負責雜務還可以,這種放人去現場的事,他可做不得主。傅振羽和李子堅接到信後,商議了一番,夫妻兩個一同去主考。考試科目本來就是傅振羽擬訂,顧詠言具體化的。她自家雖不行,卻還是能看懂得。李子堅那裏也是一般,便是不如傅振羽之處,趁機學了就是。最要緊的,考核的主考官需要有人擔著。
李子堅,最合適不過。
軍事書院於年終進行提前考核、又送有一百五十名中級將領外,同時發布擴招消息。
李子堅認為,便是近年能守住沿海、擊退倭人,但琉球已失,收複並不是三天兩天的事。按照他的推測,未來數十年,可能都會進入琉球的拉鋸戰,除非聖朝能出強悍的戰船和海上武器。不管哪一種,都不是極快能解決的問題。軍事書院,完全可以趁機崛起。
傅振羽十分認可這個觀點,她雖然不會做武器,但是知道研發的重要性。這一回,軍事書院便擴招了武器學院,專攻各類武器。授課者乃是像當年的郭老先生一樣,四處挖來的人才。其中,火槍、火炮的樊教授,是有名的炸藥癡人。他進行的火藥配比,十之八九是失敗的,實在是太燒錢而被免官。
李子堅許了他絕對的造火藥自由,他包裹都沒拿,就應下了。
傅振羽卻很在乎錢,由閩祝陪著,在江寧待了兩個月,終於發現樊教授最大的問題了!這人不知道二分法、不知道曲線的意識,腦子不會轉彎!比如說兩種材料的混合,一比一是不行的,他隻會試一比二、一比三,沒想過反過來試,直到徹底不能爆破,樊教授才會想起另外一種。
攔著他亂試的傅振羽,沒說他這樣浪費材料,而是道:“你這是耽誤時間啊!兩種還好,你試試加別的呢?比例又該怎麼弄?咱們弄個表出來,做個變化表,推出來一些,不是更快麼?我可聽說了,倭人的火器能打到百丈外,依舊能爆炸。”
傅振羽要是光吐槽,樊教授定惱的。可傅振羽給他梳理後,他果然快了極多,便將傅振羽也當做助理,要她這樣那樣……傅振羽怎麼可能長期做這事?她當即從鍾山書院挖了算學好的人過來,丟給樊教授。
結果,二人合作後,火炮的原料費用,又增加了三成……好消息是,同慶二十一年五月,樊教授一夥終於研製出能在船上穩定跑架的火炮。這種輕型火炮,於同年八月份慢慢投入現場,縮小著敵我雙方的武器差距,保住了更多士兵的生命。
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