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章 自然和百科(1 / 2)

農副業這邊整體的麵積要比手工業那邊大很多。主要牽扯到養殖的問題,需要很大的空間。董明跟著楊隆進了園區內,這裏也是隻修了道路。除此之外,已經投入使用的有四個地方,分別是家禽養殖、養豬棚、糧站和羊圈。

人工湖還施工,應該是剛剛動工沒多久。前段時間還是冬天,土都是硬的,不是很好挖。現在暖和了,這邊才開始動工。

家禽養殖廠隻有雞鴨鵝三種家禽。養殖廠在中間用一個籬笆隔開,左邊是雞,右邊是鴨。至於鵝數量比較少隻有上百隻,就讓它們暫時在外麵散養著,有專人看著。主要這玩意窮橫窮橫的,跟雞鴨待在一起總是揍家禽。所以就單獨拎了出來,讓專人看著。

養豬棚那邊董明就稍稍看了一下,豬棚的設計圖紙還是董明給的,因此不是很擔心這個。豬棚也沒有投入使用,畢竟豬才剛剛到貨。如今正在熱火朝天往豬棚裏趕。

至於羊圈,董明取得時候,裏麵是空的。

“羊圈隻有晚上才用的上,白天的時候在山那邊呢。”楊隆解釋道:“每天都有人趕著他們去那邊吃草,下午的時候再回來。”

“哦,這樣啊,一共有多少隻羊?”董明問了一句。

“五百來隻。”楊隆笑著說道:“咱們這裏比不得草原,養多了也沒法養。這五百來隻還是學生招了一個草原上的老牧民才想辦法養成的。”

“老牧民?羌人?鮮卑還是烏丸?”董明問了一句。

“鮮卑人,放了一輩子牧了,技術過得去。”楊隆說的很是詳細:“本來以老頭的意思,咱們這邊頂多能養兩百來隻。後來科學司的同僚過來說,可以用用輪牧的方式來養,用肥料來加速草的生長,這樣既可以多養一些。”

董明聞言笑了笑,估計也就科學司的那群人能夠想到用肥料種草的法子來。這個年代,種糧食還覺得肥料不夠呢,他倒是想到了畜牧業上了,挺不錯的。

“挺好的。對了,計算過每年的產出了嗎?”董明很關心最終的結果。

楊隆點點頭道:“大概估算了一下,在不影響後續生產的情況下,每年大概能夠提供四萬多斤肉食、雞蛋鴨蛋加在一起的話,每年大概能夠提供上百萬顆。”

董明點點頭,量不是很大,但也不少了。肉食的主要來源是豬肉和羊肉,其中豬肉是大頭。但是現在的豬肉精瘦精瘦的,跟後世不能比,成長速度和繁殖速度也很是低下。日後品種改良了之後,這個數字肯定會翻幾番。

再者,這年頭肉食金貴,有這麼些東西已經足夠了。

“還不錯,還是得努力,擴大產量才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要注意防疫。過兩天我會送一本防疫手冊給你,一定要按照上麵的執行,一點兒都不能馬虎,聽到了嗎?”董明說到後麵,整個人都嚴肅起來了。

楊隆聞言點點頭,一臉鄭重的說道:“老師您放心,學生一定做到。”

“那就好!”董明很是滿意:“去糧站看看。”

糧站,是整個農副業去董明最看重的地方。因為他打算將這裏打造成整個司隸的商品糧集散中心,整個司隸的糧種銷售中心。

不過眼下的糧站隻是空有一個大倉庫,倉庫旁邊還有一個糧種銷售處,一個年輕人趴在櫃台上正在看書。

倉庫空著很正常,就眼下這個年代,商品糧什麼的真的是一種奢望。別看這些大商人基本上都是靠糧食發家的。但是這些糧食很難稱之為商品糧。

在董明看來,隻有某地多餘的糧食才能成為商品糧。整個天下糧食缺口都極大,商品糧隻能是一個概念化的東西。不過一開始董明也不打算搞商品糧,隻要通過這裏加上平糧倉,可以控製整個司隸地區的糧價就行了。

糧食貴了老百姓吃不起,糧食便宜了農民傷不起,必須得保持糧價的相對穩定才行。這個時代糧價要是波動太大,國家想要安定隻能是一種奢望。

糧種銷售站算是科學司一個來錢的項目,不過應該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展宣傳才能真正起作用。而且在董明看來,不光這裏,還要去每一個縣城,甚至每一個亭,每一個村去開店才行。

但是眼下也隻能這樣。

進了糧食銷售站,楊隆輕輕敲了敲櫃台。那看書的年輕人抬起頭看到楊隆過來,臉上露出了笑容,又看到了董明,整個人立刻站了起來:“尚書令大人!”

董明經常往科學司跑,隻要是科學司的人都見過他,這小年輕明顯也是科學司的人。身上穿的衣服,有科學司的補子,一個簡化的白澤頭像,很是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