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會所服務員劉江與李招娣的問詢記錄,雷斌在遇害的十二號當日中午,曾與一個女人通過電話。羅玉竹的問詢記錄也顯示,雷斌曾在中午與其通過電話,看似可以兩相印證的一個環節,其間卻是整整相差了二十四個時!
既然電話不是打給羅玉竹的,當然也就更不可能是尤莉或者何雯麗了!難道還有第四個女人?!這雖然隻是經望川的一種直覺,但他相信自己的推斷不會有錯。
雷斌在三前分別與二人剛剛約會過,在其正向羅玉竹展開追求的這段時間內,這種約會其實更像是一種安撫。所以,雷斌在已經臨近約會時間的情況下,打電話給這二饒可能性微乎其微。
此外,兩名服務員以旁觀者的角度,不約而同的認定與雷斌通話的是個女人,可見雷斌當時的狀態有多麼曖昧。而這種曖昧,以雷斌過往所展露的性情判斷,自然是不會浪費在老情饒身上。所以,雷斌很可能除卻羅玉竹之外,還有第二個獵取目標!
這個獵物會是誰?卷宗裏隻有一組電話號碼,沒有記錄具體的通話時間,也未附帶之後的調查結果。這隻能明,這組電話顯然已經不具備任何價值。
而雷斌剛結束一個重要的商務會談,手機應該是處於靜音狀態。因此服務員並不能確定,雷斌當時的電話是接聽還是打出。
突然,經望川的目光再次變得明亮,是那個女殺手!?如果這個推斷準確,那麼之前的很多疑問,便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釋!
其實對雷斌進行初次麻醉很簡單。雷斌有餐後飲茶的習慣,而且飲茶時還要附庸風雅的燃香凝神。所以,隻要事先掌握雷斌的日常習慣,再提前將摻有麻醉劑的熏香擺放到位就可。
但如何確定時間,以及如何確定雷斌的位置卻是難題。雷斌是否會在用餐後直接離開?也即是,雷斌在用餐之後的行程安排很緊密,即便是順利將其麻醉,也無法保證接下來的行動,是否會被突然出入的第三者打斷?
所以,隻需一個曖昧的電話,便可一舉多得!
第一,通過言語試探,先行確定雷斌其後的具體安排。若有機會,適時地釋放一個曖昧的暗示,令其繼續滯留原地並主動摒棄可能的外部幹擾。
第二,若是機會不合適,則將其勾引出現場,避免雷斌在滯留期間發生提前點燃迷香的可能。
但若要精確地把控時間,單以張素藍冷庫管理員的身份,恐怕是很難做到。還有,若是出現上述兩種情況之外的第三種意外,如何及時進入現場替換迷香?
凶手必須有一個合理的身份,能夠隨時出現在現場周圍而不會令人產生懷疑。那麼很有可能,凶手在會所內還有一個同謀者!亦或是,凶手在會所內,,還有另外的一個身份?!
經望川的心中更傾向於後一種可能,一是可以近距離觀察張素藍的脾性及習慣,做到有的放矢。這也符合經望川對其定義的一貫作風,謹慎細致、從容不迫。
而且從張素藍的描述中,凶手本人精於偽裝!因此在短時間內交替兩個基本不會同時出現的身份,料也應可從容應對。這至少比增加一個知情者的風險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