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窈窕淑女(2 / 2)

巫長老見惜月一人朝左邊走去,不遠處有一座山神廟,他也跟了過去。

蒙塵經過這段時間的休養,身上的傷已經好了很多,已經能自己行走了,一直讓他不解的是,這麼重的傷,居然恢複的這麼快,真叫人不可思議,開始還擔心,後來也就不去想了,好得快是好事,有什麼好擔憂的。

他也起身朝山神廟走去。

惜月好奇地看著廟裏的神像,居然是一個年輕女子的模樣,頭上青絲梳著高髻,麵容秀麗,身著束腰的深衣,有著農家女子的樸素,又有著貴族女子的氣質。

蒙塵見廟裏供奉的是一位年輕女子像,也覺得奇怪,不覺多看了幾眼,突然,蒙塵覺得這位年輕女子塑像像是活了過來,朝他微微一笑。

蒙塵心裏一驚,晃了晃腦袋,再看那神像時,又恢複了正常。

“巫長老,你知道這裏祭祀的是那位神仙嗎?”惜月輕聲問道。

巫長老看著祠廟門兩邊寫的廟聯道:“這裏祭祀的是君山夫人,是守護君山湖的神君,相傳她是據此一百裏外的徐家村人。”

蒙塵伸手輕輕地拉了一下惜月,指了指廟門上的字,輕聲問道:“你看這裏寫的!”

惜月經蒙塵提醒,便沒有繼續問巫長老,而是認真地去看廟門兩邊的廟聯,隻見左邊寫的是:君山湖間淚。

廟門右邊寫的是:千古一悲傷。

廟門正中寫著君山夫人祠。

惜月作為月國的公主,對華夏諸國的文明有修習過,其中荊州境內那些流傳久遠的淒美詩歌,深深地吸引著她。

眼前的這幅廟聯,在她眼裏,不是世人對君山夫人舍己為人的感懷之辭,而是對一位妙齡少女淒慘身世的傷懷之聲。

“相傳君山夫人是一名徐家少女,為了救全村的人,為了給父兄報仇,隻身前往君山湖裏,與惡蛟周旋,最後一去不回,為全村人換來了平安的生活,人們感念徐家少女的舍己為人隻身赴難的精神和恩情,便給她修建了祠廟,香火不斷。

後來舜帝巡遊到這裏,也被她的事跡所感動,遂封她為君山夫人,鎮守君山湖,享受這方香火,護這一方平安。”

巫長老在一旁道,臉上充滿了敬仰之情。

“荊越之地,民風懷古,山野鄉村除了聖王敕封的正神,多野神淫祠,君山夫人卻以平凡之身成一方正神,受世人敬仰。”巫長老以蠻族方式上前祭拜。

這夜裏,惜月在睡夢中,聽見一位少女唱著歡快的情歌,歌聲是那麼動聽,歌詞是那麼動人。

一場截殺,出現在嶽州城東北方向的三交鎮,這裏距離後漢國隻有一百多裏,距離大周邊境隻有不到一百裏

這裏之所以叫做三交鎮,是因為這裏是荊州、揚州和豫州三洲的相交地,正因為位置特殊,曆來少官府的管製,因此,往來三交鎮的人,多魚龍混雜,多方實力交錯。

要三交鎮什麼最多,那就得屬客棧酒肆,大多開店的老板,都是有背景之人。

客棧酒肆,網羅了下美酒佳肴,吸引了往來的客商、江湖人士,停下腳步。找一家酒肆,叫上自己喜歡的酒,品嚐一番,也算是旅途中的一大快事了。

巫長老之所以選擇在三交鎮停留,而沒有去嶽州城,就是考慮到這裏地處特殊,大周官府不會明著來截殺他們。

西楚國神鳳城

位於城南邊的太師府,一間寬大的書房裏,書房除了西麵的牆壁以外,其它三麵牆都放置了書架,一捆梱竹簡、一疊疊書冊,整齊地放置在書架上。

書房西麵放置著一張古樸的書案,案前,太師謝觀正手持一卷,凝神觀看,此時的謝觀,一身白衣,寬衣緩帶,頭發披散著,一幅氣定神閑的世外仙人模樣。

悄無聲息地,一名身著黑衣的男子出現書房中,雖然近在遲尺,一般人卻看不清他的麵容,像是被一層朦朧的迷霧籠罩。

太師謝觀沒有抬頭,隻是口中道:“月國祭祀巫神到了三交鎮,務必把他的頭顱給我帶回來。”

黑衣隻是一拱手,沒有作聲,隨即化作一陣黑影,慢慢憑空消失,仿佛在這書房中,至始至終就隻有謝觀一個人。

“師兄,對不住了!”謝觀喃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