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太原市西郊那段公路上,似乎還保持著古老山村原有的風情;崇疊不依的黃土山坡上聳立著並不高大、精美的紅磚樓房,四周荒野處灌木縱橫,不遠處一列上了歲數的火車吐著黑煙、喘著粗氣,滿載曠工們的辛勤成果駛向遠方。馬路兩旁直立著參的法國梧桐,街上行人不顯擁擠。可是,山村急劇的變革,使改革的浪潮已漸漸推向它。在這裏,一憧新穎、現代化的十二層大廈落成了。這一發現改變了山村人們以往那種四穩八平的生活規律,一向沉默寡言的人們騷動了起來
大門左側有閃亮刺眼的不鏽鋼牌,上麵金燙著:“賜軟件開發基源廠”。若不是國家規定對個人不允許辦公司這座大廈的人早已把“廠”字改成“公司”倆字了。
大門裏站著兩個穿著保安製服的中年人,他們威嚴的注視著來往不斷的行人。
下班時間到了。從各層樓梯湧出一批批工作人員,他們大都不是本地人。他們沒有山裏人那種粗野、奔放的勁頭。這些人都沉作,都年輕,都敏捷。走到樓梯口,互相點頭微笑表示問候。怪!這是家什麼廠?準備幹什麼?從哪裏來這麼一批異人?當地人們都感到迷惑,不是嗎?
廠長曲海成從樓梯口走出來,他大約三十五六歲左右,嚴肅、深沉而顯得有些冷漠,長相倒是挺帥,不過留的發型讓人看上去顯得略顯威嚴、氣派,令人肅然起敬的那型人。他後麵跟著一個二十一二歲的男孩,是他的弟弟曲海濱,標準的新潮派男孩,生物係的高材生,在家度暑假。今來觀看海成的投產項目。
“哎!你們等我,”一個黃頭發藍眼睛的外國女孩追了上來。她就是曲海成三顧茅廬請來的大學畢業生,獲得碩士學位的伊莉。她是個外國女孩,但舉手投足都具有中國女孩的特性,中國漢語話的很純,若非她那金黃的秀發以及灰藍色的眼睛,人們一定會誤以為她就是個中國女孩。
“什麼事?”海成停下來含笑的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今吳姨不在家,我想去你家混頓飯,”她笑著調皮的道。“怎麼樣?”她的儀態帶有著一種讓人丟掉任何戒備的坦率,她使任何人都感到很親切、自然;她起話來很真,就像個孩子帶著對生活的巨大熱情噴湧出滔滔不絕的話語一樣,她那動人的微笑中帶有一絲狡黠——是純真而調皮的,猶如一個孩子做了一件自己認為很有趣的事而露出的那種喜人的微笑。
“那自然是倍受歡迎了啊,”海濱插話。他對這位金發女郎特有好感,她那調皮而又時常帶有狡黠的笑,更讓他感到輕快。“謝謝!”她朝海濱一笑。“等下,我上樓換件衣服。”她朝前麵那棟精巧的白色樓房走去。那是曲海成特意為她建造的西洋式三層樓閣,足見她在這裏,哦不,應該是她在改成那裏受到的重視程度。
時間不長,她出來了換了身大眾日常風格的衣服。“呀,伊莉,你這身打扮更漂亮了,”海濱邊豎起大拇指邊笑著。“是嗎?”伊莉笑著看了看自己的衣著。“布料不怎麼樣。”“老吳回老家了?”此時曲海成頗為關心的問。他指的是為伊莉做飯的吳姨。“她家中有事,我就讓他回去看看了。”伊莉回眸間對海成輕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