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貴等人在前麵不遠處的村子裏發現了許多人頭攢動,走過去一看才發現是人們排隊擀氈呢。
過去,在農村擀氈匠備受人們的尊重。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很多人從窯洞裏搬了出來,不再留戀土炕了,氈也就隨之悄然退出了人們的生活,擀氈匠也越來越少。
隨著老一輩擀氈藝人的慢慢老去,擀氈這一非物質文化也正麵臨著消失的危險。
時至今日,羊毛的用途很多,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然而,氈卻正在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擀氈這門手藝也正在消失。
在以前,羊毛最普通的用途就是用來擀氈。擀氈這一工藝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了,主要盛行於北方地區。
擀氈技藝是由蒙古遊牧部落傳入,宋末及元朝時期,蒙、回、漢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區雜居,當時蒙古族人居住氈堡,用氈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學習了擀氈技藝。從此,擀氈技藝在西北土地上生根發芽,遍地開花,“氈匠”這一職業也便應運而生。
擀氈用料主要以羊毛、牛毛為主,屬純手工作業操作,一般要經過彈毛、鋪毛、噴水、噴油、撒豆麵、鋪毛、卷氈、捆氈連、擀連子、解連子壓邊、洗氈、整形、曬氈等十幾道工序方可完成。
過去,在農村擀氈匠備受人們的尊重。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很多人從窯洞裏搬了出來,不再留戀土炕了,氈也就隨之悄然退出了人們的生活,擀氈匠也越來越少。隨著老一輩擀氈藝人的慢慢老去,擀氈這一非物質文化也正麵臨著消失的危險。
然而,在距今上千年的時間裏,氈在西北地區人們的生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炕氈、氈鞋、氈帽、雨氈、門簾等都是山區人們生活的必需品。由於原料充足,曾幾何時,擀氈作為一門養家糊口的主要手藝而被人們競相追捧,人們紛紛外出求藝,於是後來就出現了以擀氈、羊毛編織為營生的一部分手工藝人。
擀氈是件苦差事,得先用繩子繞過屋梁把弓懸起,弓下放上備好的生羊毛,擀氈人胳膊上套上撥子拉動牛皮弓弦,把羊毛一遍遍地彈打得直到蓬鬆柔軟,像一團棉花。
氈匠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從不疏漏每一個環節。
其工序為先把羊毛剔除雜物,撿淨曬幹,剁成寸節,然後彈熟彈透;再把彈好的羊毛鋪到竹簾子上,噴上涼水,在羊毛裏加點黑麵粉、清油,按比例調和,為的是擀出的氈瓷實、光滑;鋪一層毛撒一層麵粉,再噴一層食用油,用工具把羊毛打理平整,然後卷起竹簾,用繩子捆緊反複摔、滾,行話叫“跌簾子”,形成氈胎;之後,將氈胎放在一塊斜立在水槽邊的木板上,用開水邊澆邊用腳上下來回搓揉、滾動,直到水分擠出羊毛充分粘合,並拉平四角使其成型;最後,再用清水洗白、曬幹。
可以,擀氈的“擀”除了需要手藝之外,更需要體力,那一番擀來擀去,兩腿酸困發麻,沒有腿力的人是堅持不下來的。
氈匠三件寶,彈弓、竹簾、沙柳條。擀氈的工具看上去十分簡單,然而,要使用好彈弓、竹簾、沙柳條這三樣工具,將彈、洗、揉三道工序做到位,卻是需要體力和耐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