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愛很愛你》的走紅速度絲毫不遜於《後來》,甚至表現的情況還要更加來勢洶洶。如果此時有哪家音樂平台去做大數據分析的話,就能發現《很愛很愛你》和《後來》都是那種男女通殺的歌曲。但是從年齡上細分的話,《後來》在40歲以上的中年聽眾中格外受歡迎,而《很愛很愛你》卻在0歲左右的年輕聽眾中特別受推崇。
對於中年聽眾來,昔日的初戀就是永遠得不到的“紅玫瑰”和“白月光”,正因為得不到,所以才是最美好。而《後來》就將這種“曾經得到卻永遠失去”的遺憾給唱了出來,因此完全觸動了中年人那幾乎要麻木的神經。有多少被生活磨平棱角的中年男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著《後來》,打開當年的畢業冊,看著那年的那個人,想著彼此之間的那些事。
那麼《很愛很愛你》就似乎鼓勵了不少年輕人向心儀對象告白的勇氣,而表白的時候,這首歌也成了首選。可惜因為這兩首歌還沒有發行單曲,而現場版的音質又不是特別高,所以KV裏暫時還沒有收錄這兩首歌。但是各大連鎖KV對於這兩首歌的渴望程度是非常高,但是它們也沒有膽子私自製作伴唱版。要知道這個時代對於版權的保護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不僅KV點唱一次要收版權費,連快餐店、商場等商業場合播放背景音樂也是需要支付版權費用的。如果KV敢在沒有版權的前提下製作伴唱版,那麼國際音樂著作權聯合會和華國版權保護中心絕對會聯合起來將這家KV送到法庭上,然後讓法官判決一個所有KV老板都終身難忘的數字。
《很愛很愛你》的爆紅直接反映在榜單上,企鵝、紅、龍蝦三大音樂平台的試聽榜上,《很愛很愛你》直接衝上日榜和周榜的雙冠軍位置。而雙亞軍自然上上次爆紅的《後來》。
看著沈欣這個還沒有發行出道專輯的準新人歌手霸榜,無論是成名已久的資深歌手,還是剛剛走紅的新秀歌手,都忌憚三分。除了是對沈欣歌曲優秀程度的羨慕嫉妒恨之外,更是對沈欣創作能力的驚歎。通常情況下,除了那種超一線的歌手之外,一般的歌手整個職業生涯擁有那麼兩、三首傳唱度極高的代表作就不簡單了,特別是歌壇還有不少“一首紅”歌手,就靠著那一首代表作混跡各大晚會和慶典。而沈欣現在就直接拿出兩首進去,難道她不能拿出第三首?第四首?萬一以後自己也需要收歌的時候,能與沈欣合作是不是意味著更保險?於是專業歌手們紛紛都對沈欣表示了善意,同時也約束了自家粉絲。
一般來,歌手或演員的粉絲相對比較安穩,規模不大且沒有什麼戰鬥力。畢竟專輯銷量、電影票房和電視收視率最終還是要看國民度,路人緣更為重要。因此這些歌手的粉絲倒是很坦然麵對沈欣霸榜。但是相較於專業歌手們的淡定,流量偶像的粉絲們就開始爆炸了。
專業藝人和流量偶像的最大區別在於專業藝人有自己的作品,所以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並不是那些虛假的數字,一時的人氣對他們的影響是相當有限。可流量偶像卻不同,因為缺乏作品的支持,所以他們所有的商業價值都反映在所謂的人氣上。為了維持這人氣,他背後的公司一方麵自己購買數據來造假,另一方麵則是通過洗腦等等手段發動粉絲為偶像刷數據。盡管有很多公司並不屑這些數字,但奈何還是有一些公司在乎,於是就給了流量偶像們生存之地。
現在流量偶像視為根本的榜單居然被一個陌生人霸榜,那些將流量偶像看成信仰與生存意義的粉絲紛紛在沈欣的兩首歌曲下辱罵。由於沈欣並沒有自己的官方粉絲群,一些喜歡沈欣歌曲的人自發的駁斥很快就淹沒在對方的水軍當中。當這些水軍將沈欣的歌曲控評之後,更是認為沈欣可欺,開始在各大社交媒體大放厥詞,公開指責沈欣的吃相難看,買榜居然買得這麼弱智。
沈欣的核心粉雖然比較分散,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存在或人數少。更為重要的是,單純喜歡沈欣歌曲的路人粉那更是大有人在。看到一些不知所謂的流量偶像的粉絲公開挑釁,沈欣的粉絲們紛紛組織起來。很快沈欣全國歌迷會就申請了微博和公眾號,而隨著歌迷會的成立,相應的宣傳組、資源組、反黑組、控評組等等下屬功能組織也成立了。
最為重要的是,沈欣反黑組的微博賬號也隆重上線。反黑組的第一條微博就是播出所謂的沈欣買榜,而最大的證據就是沈欣目前兩首歌的音源是明珠電視台《超級好歌聲》官方所發布的。節目組是沒必要給沈欣買榜的,而沈欣目前同時也處於消息封鎖狀態。別買榜了,她怕是連自己上沒上榜都不知道。有了反黑組的行動,控評組也開始在音樂平台上扭轉對沈欣的□□。
徐麗和譚秋蘭也加入了沈欣全國歌迷會,不過目前兩人都在東海分會的群裏。按照群主的解釋,總群是工作群,如果沒有承擔什麼工作的話,還不如留在分會群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