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鄉,一直盛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是唐朝時,淮西這片土地上發生了叛亂,朝廷派重兵討伐,結果卻數年無功,直至一位將軍請纓出馬,在一個大雪之夜奇襲賊巢,生擒叛軍首領,才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皇帝為了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便將這位將軍曾駐屯過的吳房縣更名為“遂平”。

起初聽到這個故事,我並不覺得有什麼稀奇。畢竟類似的劇情曾無數次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上演。隻是這個故事與我的家鄉有所關聯,時常聽老人們講起,故而對其印象深刻罷了。但隨著閱曆的豐富,尤其是在讀過許多史書之後,我逐漸了解到這個故事背後的宏大曆史,並開始認識到它不同尋常的意義。

故事發生在中晚唐,那是一個堪稱混亂的時代,地方上藩鎮割據,頻生叛亂,唐王朝在討伐叛鎮的過程中屢屢遇挫,竟至於都城淪陷,子出逃,曆盡屈辱。但在這長達一百五十年的“屈辱史”中,唐王朝也曾以武力收服藩鎮,重新實現過統一,這便是曆史上的“元和中興”。在締造這場中興的英雄人物中,便有故事裏的將軍——李愬(sù)。而那場決定唐王朝命運的關鍵戰役便是唐平淮西之戰。

本書正是以李愬等人物為線索,講述唐王朝收服藩鎮,締造中興的故事。但本書的內容絕不僅限於此,它還將通過一個個曆史人物和故事,全麵展示中晚唐的社會風貌,並為讀者再現唐朝的政治製度、對外關係、文化藝術以及唐人的精神氣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