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向東四十三裏,是錢塘江上的一個港口。乘船繼續向東,到了定海府換海船入海再向北,在海州府登岸。
宋寶在海州府等她,他們一起去汴梁,然後一路向北,去金國的都城金都府,三個月之後回來。
趙瑗即使找她,隔了那麼久沒找到,肯定放棄了,她就可以無所顧慮的在南方行走。
她跟趙瑗,不知道要去哪裏,是撒了謊。
她不但眼前有明確的目標,以後也有目標,而且還做了充足的準備。
兩個月前,郭思謹告訴祝東風,她不想一輩子都呆在王府裏,做養尊處優的皇妃,去應酬那些高門權貴。她想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她要去闖江湖,去做一個女俠,去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
這樣才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才不枉此生。
祝東風問她,孩子呢?
她深歎了口氣,她雖然舍不了孩子,但不能為他而活。府裏有杭州城最好的奶娘,最貼心的管家。沒有她,他也一樣能健康的成長。
祝東風仍是不讚同,世道險惡。
她,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後悔獨自去闖江湖嗎?後悔千裏追殺嗎?又,你當年出去的時候,太婆並沒有阻攔。我比那時候的你,還大了一歲。我身邊的每一個人,我都仔細想過了,我不在,大家都能生活得很好。
慕容謹聽了她的話,非但沒有反對,還給她講了很多闖江湖的知識技巧。就在那時候,她才知道了她這個父親真正的厲害之處,並不是武功高強。
從南方到北方,暗線鴿房布滿了每一個州府。有農人,有商人,也有官員;有青樓歌伎,也有江湖俠士。
慕容謹解脫似的,終於有人肯接手他們了,從此我們真正的退出江湖,去過自己的日子。
郭思謹想到了她時候進學堂的情景,穿著男孩子的青布褂,由娘一路送她到縣學前麵的大槐樹下,然後看著她一路跑的進到學堂。
前麵的路雖然是她一個人走,卻有父母在暗中嗬護著。
隔壁的房間裏住著一個叫張新弦的中年人。是慕容謹留給她的,讓他帶著她把那一百多處的暗樁走一遍。
有花不完的銀子、有江湖經驗豐富的向導、有活潑有趣的護衛。
還有一個新的名字。
七公子。
而此刻整個杭州城都在慌亂中。
於允文剛進屋,一口茶還未喝嘴裏,趙瑗就怒氣衝衝的衝了進來。
“她去哪兒了?”
“誰?”
“你誰。”
“皇妃?”於允文放茶盞,驚訝道:“她現在就走了?”接著又,“皇妃那日告訴我,十日左右會走。”
“還了什麼?”
於允文猶豫了一下,如實答道:“別的都是官場上的事,叮囑我要步步心,不可冒進。官途中看似繁花錦簇,其實是荊棘遍布。讓下官遇著難事,找殿下您。您會幫我。”
其實郭思謹的是,事讓他找李秋萍,大事找趙瑗。於允文當然不會在此時,把別人扯進來。
趙瑗哪有心情理會他的這些,追問道:“那她為什麼現在走了?”
於允文更驚訝了,“皇妃提前告訴您她要走了?當時跟我的是,等滿月了再告訴您的。”
看趙瑗轉身要走,於允文追著他:“殿下還是別找了,皇妃是下定了決心要走,即使找回來,有機會她還是要走。我猜測她提前走的原因,可能是她提前告訴您後,您想辦法留她了,她不想麵對您的挽留。”
怎麼可能不找!
不但要找,還要全城的找。
找出來別想再出普安王府,攬月閣都別想踏出半步。
次日是個晴,空藍的純淨。
全杭州城的人都知道大皇妃被人劫持了。四處貼著公告,平安找到者賞銀五萬兩,提供有用線索者賞千兩。知情不報者,全家死罪。
有人心提醒趙瑗,皇妃被人劫持,有礙皇妃的清譽。
趙瑗沒理他。
聲譽與人相比算什麼?就是要劫持了,這樣大家才會當回事,才會急著找。
於允文原計劃的是,帶個文書四處看看,看街道怎麼規劃。當時有啥想法了,好讓文書記下來。
到了府衙一看,沒人。
就連文書也被調去找人了。
於允文搖了搖頭,收拾了紙筆,準備自己出發。
這時從外麵衝進來一個瘦高衙役,看到他急聲:“王大人讓看看府裏還有沒有人,果然有啊!於大人趕快也去找人吧,大皇子手令,除了看牢獄的,其他人全部都要去,昨晚上除了您外,所有人都通知了。”
於允文:”我正要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