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啊!我去看看別的公房。門房那裏有畫像,您先看看模樣。“
於允文去了五湖四海茶樓。
李秋萍看到他很意外,“您沒去找人?“
於允文環視了一圈空蕩蕩的大廳不緊不慢地:”又找不到,純粹是浪費人力。“
“你怎麼知道找不到?你不擔心你妹妹?“
於允文不擔心。慕容謹同意的事,絕對沒風險,她身邊安排的肯定有人。要不然,她怎麼走出的普安王府?
郭思謹跟他談的話,不止他告訴趙瑗的那麼多。
他理解她的心情。
一個人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別人是擋不住的。
以後的日子還長,也許哪她自己會改變主意,那自然就回來了。在那之前,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她呢?
“如果輕易的就被找到,她不會這麼走。她走之前,肯定是各方麵都考慮過,包括大家會找她。“
於允文完這些,就去了隔壁鋪子,兩個穿著城守服飾的兵正在裏麵檢查。
櫃台裏麵,木箱裏,房梁上……
他看到藍衣兵掀起一個圓盆子朝裏麵看時,熱心地提醒他:“連隻雞都扣不住的地方,能藏著大活人嗎?“
藍衣兵掃視了一眼他綠色的官服,幹著嗓子:“俺頭兒,大地方都讓看的。“
於允文對立在一邊的韓老板:“給他倆倒杯水,喝完了再去下家,辛苦了辛苦了。“
待兩個人咕咚咕咚喝了水,一抹嘴巴走了,於允文坐在了櫃台前的高凳上,摸著下巴不太樂意地:“勞民傷財,耽誤功夫啊!
昨日二人聊的挺愉快,也算是朋友了。韓老板關心地問道:“於大人今日有事?”
於允文稍怔了一下,放低了聲音:“無事,四處看看,看到兩個官差在你這裏,就來看他們手腳是否幹淨。”
韓老板忙朝他揖了個手:”多謝於大人關心,給您泡壺茶吧?“
於允文趕忙站起了身:“不了,我還有公務在身。“
兩日後,韓老板的一個酒友來他店裏,悄悄地跟他:“聽府衙一個兄弟,你們前麵這條路要擴建,兩邊的房子都要拆。“
韓老板大驚:“啥時候的事?“
“啥時候決定的不知道,的是過了端午再公告。沒公告前是保密的,免得有人知有人不知,知道的人把鋪子轉給不知情的,鬧官司,給府衙添麻煩。“
“不會吧?”
”你沒看見戶房的人,這幾四處走?就是在琢磨街道如何規劃呢。“
酒友走後,韓老板去找宮七喝茶,三巡茶後,他望著寬敞的街道,若有所思地:“你,我們前麵這條路,是不是有點窄?“
宮七高高拋了一顆炒豆子,又用嘴巴接著,嘎嘣嘎嘣咬了一下後:“對我們來不窄,對某些人來不一定。“
“怎麼不一定?“
“這裏是京城,又主街,是我們國家的臉麵。別人使者來,街道夠敞亮,能震住他們。八百裏加急來的時候,馬也能跑得開。“
韓老板心不在焉似地接話:“那會不會擴建?“
宮七毫不猶豫地:“不會。街兩邊的鋪子,個個都有背景,官府敢來拆試試。我得第一個帶著鬧。給的賠償少,我就坐屋裏不走,不信他們能把我埋這裏麵。這樣算下來,官府得有多少銀子往裏麵砸?
國庫裏的銀子,留著打仗收複故土用的。敢用在這上麵,我領著學子們罵死他們。安國公不是你堂兄嗎?把我的話傳給他,讓他往上麵傳。最好死了這條心思。“
年輕人不知高地厚。跟官府唱反調,無論你是誰,最終都沒有好下場。還賠償呢,能讓你把拆房的磚瓦拉走就不錯了。
韓老板從茶樓裏出來,就去了安國公府。安國公表示不知此事,無風不起浪,既然有這個風聲,那就趕快轉了,再去別處尋地方。
第二日,韓老板又去找宮七喝茶,自己不想惹麻煩,打算把鋪子轉了,問他敢不敢接。
宮七兩眼一瞪,高聲:“為什麼不敢?處這麼久的鄰居,你也太瞅我了,我是遇事就縮頭的人嗎?“
韓老板表示了對宮七的敬意,然後又:“既然這樣,我也不賺你錢,我什麼價接的,什麼價轉給你。富貴險中求,我年紀大了,圖安穩不想折騰。希望這筆生意,最後你賺了。“
宮七當日就交錢,拿到了房契,但次日才備案。因為當日府衙沒人值班,大家仍在四處找人呢。宮七和韓老板晚上才在於允文家裏找到他,約了次日一早去府衙辦手續。
------題外話------
我我我以為今的發了,看了留言才知道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