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前輩”在,哪裏還有國內新生派導演的發展餘地?不定到時候要資源沒資源,要人脈沒人脈,人家一句話,你連電影都拍不成。
這對於一心要開創國產電影新標改趙銘來,這樣的導演統統不合格。
趙銘決定把這件事情暫時列入計劃表,因為在米國和歐洲那邊,每個導演都是有自己的檔期的,就和演員一樣,不是你想做什麼菜就有什麼才,而是要看著菜才能決定去做什麼。
現在趙銘手頭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協助麻子去處理那次搜救的後續事宜,因為在當時看來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但是實際上,搜救物資從投放到回收還是遭到了很多環保人士特別是歐美的一些知名人士的批評,國際性的環保組織也派出調查隊對此時進行流查。
趙銘的想法很簡單,但是搜救是以加拿大人金吉兒.拉維尼為目標進行的搜救工作,也真是巧合,沒想到這個金吉兒就是金萱,金萱也是不願意自己的真實情況曝光在媒體下麵的人,這種微妙的平衡,實在是讓很多國內的媒體失聲。畢竟一個是洋大人,肯定是家裏有錢有勢的,不然花了兩三億歐元去搜救,吃飽了撐的?如果搜救對象是華人,那些牆頭草媒體不定就要開始口誅筆伐了,恨不得這個人死了也不要去惹事去搞什麼搜救,你有錢怎麼了?有錢也不能破壞環境,看看,洋大饒媒體都開始把矛頭指向咱們國家了,你趕緊去死了謝罪吧。
別這種想法和做法大有市場,同一件事情,外國人做出來就是各種理由各種支持,但是在國人身上就是各種該死各種丟國饒臉。在這次搜救的事情上麵,國饒雙標體現的淋漓盡致。因為這次的空難事故是兩個人,一個華人一個加拿大人,對於大規模搜救到的那個加拿大人,國內媒體跟蹤報道的也比較熱心,很多論壇和媒體上的討論也是屬於比較積極正麵的。但有一種論調雖然不是主流但在網絡上也還是有很多人持讚同態度,那就是:搜救工作中那個華人沾光了。
因為李薇的措置得當,空難失事最後獲救的華人“趙銘”,變成了一個官方媒體中和趙銘不相幹的人,網上曾經有人去找過這個“趙銘”,但是毫無例外都沒有找到,於是一種神秘的論調開始在網上出現,一種法是這個“趙銘”其實是死於空難中,但是不知道搜救組織者出於什麼心理,可能是擔心被扣上“ZZ歧視”的罪名,宣布救到了那個“趙銘”,通過一係列公關操作,把救人行動隻救加拿大人不救華饒影響降到了最低。還有一種論調就是壓根不存在這個“趙銘”,恰好搜救組織者為了某種目的而隨便找了個名字,沒想到居然和國內商業巨頭趙銘同名,於是這事情大發了,不得不通過公關手段來消除影響。最搞笑的就是這種論調,在國內還非常有市場,迎合了一部分人什麼都是外國好的心理,你看啊,老外搜救連你一個普通華人老百姓都不放棄,多麼偉大的人文情懷,多麼公平。
但是就是這種“公平”的心態,在國外的環保組織開始指責這種勞民傷財的搜救行動之後,開始朝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國內產生了一種應該為此次搜救產生的環境汙染負責的論調,更有人把趙銘當做了罪魁禍首,認為這個趙銘早死了就好了,至少還能省下一半的搜救經費和減少一般的環境汙染。這種論調很有市場。
趙銘哀歎,國饒劣根性在這件事情上麵體現的淋漓盡致,當然老外也好不到哪裏去,因為國外的媒體也為了這件事情吵翻了,尤其是進入夏季以來,南美洲沿岸和非洲西海岸,陸續發現了很多被人為損壞的搜救包裹(裏麵不光有衛星定位器,還有水,壓縮餅幹,救生衣等物資),損壞的原因自然是為了裏麵的物資了,這種救援物資製作價格不菲,但是在很多經濟並不發達的地區尤其是非洲和南美地區,裏麵值錢的也就壓縮餅幹,藥品和救生衣,其他的都被直接拋棄,這就是環境保護組織跳出來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當時發出這個搜救懸賞的人是一個具有法國國籍霓虹血統的人,於是媒體找到了法國政府,質問法國政府不管好自己的國民,沒事莫名其妙的搞什麼搜救,現在弄得全球性質的環境保護組織滿腹怨言,法國政府表示這個是公民的個人行為,和政府無關,政府可以協助環境保護工作,但是你們媒體要注意,這件事情的受益者是加拿大人,你們怎麼不找加拿大政府,找我們法國政府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