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對話(四)(1 / 2)

下了飛機之後,孫笑川和這些個專家馬不停蹄的趕往了華州市區所在的華夏醫院,見過趙銘和李薇之後,專家們開始對李薇進行會診,他則是跟著趙銘來到了趙銘的辦公室。

辦公室裏麵的布置依舊,塗子昂給兩人送上了咖啡之後,就退出了門外。

見孫笑川看著離去的塗子昂出神,趙銘好笑的道:“這麼急把你叫回來,是想聽聽你的具體分析,另外我有一個重任交給你,你可要做好準備。”

聽趙銘這麼,孫笑川收回眼神,開口道:“其實我覺得應該這麼做是建立在霓虹市場分析的基礎之上的,你知道的,澳洲的資源比如鐵礦石是霓虹進口礦石的優質來源,雖然這些年我們和霓虹在資源爭奪上麵競爭的厲害,但是還沒有到那種你死我活的地步,我們華音的產品在霓虹也是如此,進入澳洲市場是公司的既定計劃,我是雙手讚成的,但是在霓虹的這段時間,我發現霓虹的產業已經有了向東南亞和澳洲轉移的跡象,就比如鋼鐵公司,大型冶煉公司,還有傳統的製造業,電子產品等等。”

“這也是必然的,畢竟霓虹是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把工廠建立在資源豐富的產地,也是一種必然選擇。”

“所以我覺得既然公司有了規劃,我們不如在霓虹市場上反其道而行之。據我所知,今年的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了霓虹的很多行業,尤其是製造業和大量的化工,機械等行業,好多數十年的老字號企業都麵臨著破產的風險,霓虹的通產省據已經在研究對策了,其中有一項就是要求這些企業破產重組,或者是去國外投資,政府進行補貼,好像很多企業的選擇都是後者。比如我們供應鏈上的一個著名的CNC機床公司秋田會社,就是一家著名的CNC機床生產廠商,這家公司在國際市場上可以是盛名多年,我們國內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和這家老字號企業有過溝通,當時準備引進對方的生產設備,結果對方開出了一條生產線25億米元的價格,而且隻賣設備而不輸出技術,當時據某個領導氣的吐了血,後來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了。還真是風水輪流轉,十年的時間,這家有著將近百年曆史的老字號品牌,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當年報價25億米元的生產線,現在25億日元都沒人要;另一家內藤製鐵所就更有意思了,這是一家超過百年曆史的企業,在二戰以後崛起的並不順利,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時候和國內的幾個企業合作煉鋼,這才發展了起來,後來我們國家的鋼鐵行業發展起來了,這才退出了我國市場。這次經濟危機得益於通產省的政策,他們準備去澳洲和菲律賓碰碰運氣,之前還聯合了好幾家冶煉鋼鐵的公司組團來我國考察,後來不知道怎麼放棄了。既然他們準備走出去麼,咱們先不出去了,讓霓虹的企業去澳洲趟趟水,咱們先觀望,趁他們碰的頭破血流的機會,把霓虹本土的市場和渠道給經營完善,另外一些優質的資產,咱們也可以適當的收購……”

聽到孫笑川這麼分析,趙銘覺得有點驚奇,不過這確實也是一個方法,基礎就是建立在霓虹企業在澳洲等地方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結果之上,而這個基礎,則是最難判斷的。身邊的人一個個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力,也逐步走向了成熟,這是趙銘最覺得欣慰的一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