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幸榮點點頭:“基本上是提供產品給某些軍區,老關係了,少了我們他們也沒什麼損失,相反他們還有更多的選擇。”
“所以我們要轉變,軍工部不是民用產品那麼寬鬆,嚴格的製度和高效的管理是一個關鍵,當然產品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華音公司是民營企業,但是我們也願意為國家做貢獻,因此在無線電產品上麵,我們可以以合作的方式為無線電產品提供我們定製的芯片,從安全角度考慮,我們可以在軍方代表進駐的前提下為軍工產品進行重新編碼,研製安全加密芯片,然後推廣到更多產品中去,這也是大勢所趨,軍工產品不能抱著老一套的觀念和落後的工藝製程繼續下去了。”
黃幸榮很是驚訝趙銘的這麼透徹,事實上,黃幸榮自己也能體會到這一點,隻是軍方客戶雖特殊,但也是客戶,趙銘既然在他麵前提起,自然是有了充分的準備,所以他打算繼續聽下去,畢竟軍工部在華州無線電集團內部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他能的上話,但是並不代表他能夠一錘定音,軍方的意見,上級的態度也是至關重要的。
“轉變的麻煩或者困難其實很好梳理,首先就是資金和人才的來源,國家撥款我們不去琢磨,在這裏我們華音自個兒準備提供一個獎勵基金,如果華州無線電集團能夠采取合作的方式進行產品的研發和工藝製程改進,那麼我們華音就會在人才和資金上麵全力支持華州無線電集團。其次技術方麵不用擔心,我們華音有獨立的芯片設計能力,電路研製方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設計產品,在實際使用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至於人才的編製,華州無線電集團可以通過招聘的方式讓相關人才進入華音先以實習或者鍛煉的方式進行,兩三年後,我們就可以大規模的實施生產製造,爭取在無線電通訊方麵給國家一個驚喜。”
黃幸榮興奮的拍了拍大腿,作為軍人出身的他自然知道軍用產品的重要性,前段時間老戰友聚會還提到了很多集團軍還在用九十年代的產品,這些定製的產品穩定性自然不用,可是軍方關注的是整個世界範圍,很多發達國家都已經在裝備上麵更新換代了,我們的國家在這上麵做的遠遠不夠。
趙銘這個提議,一下子就解決了問題最大的難點。
“在這兩三年轉變過程中要注意的地方也有很多,我能考慮到的也就是一個效益與國家利益的平衡,在這方麵您是把關人,華音公司實話最多能夠出點錢,出點力,其他的就需要黃總這邊考慮了。”
黃幸榮知道趙銘的很對,別看趙銘在民企上麵呼風喚雨,但是在軍工產品上麵,他黃幸榮也不輸給任何人哪怕是趙銘,八十年代那次全軍換裝,九十年代的裝具討論,其背後都有國內幾個無線電廠的影子,尤其是華州無線電廠。
“再者就是如何保證人才不流失,現在是市場經濟了,很多年輕人耐不住寂寞,加上未來數十年內肯定會有各種誘惑出現在年輕人麵前,在收入和理想之間如何平衡,這也是你們這些企業家要考慮和衡量的,這方麵我沒有任何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