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高工資(求訂閱!)(1 / 2)

“媽,我上火車了。”

“注意安全。”

“好嘞。”

兒行千裏母擔憂,睡了個午覺,母親專門打電話來。

掛了電話。

“你母親也在這邊?”段怡奇道。

米昊點頭。

“她在新安市,照顧我女兒上學。”

對於米昊有女兒,段怡一點不驚訝,看米昊的年齡,也差不多過了而立,當然,看起來也大不了她多少歲,最多三十出頭。

“這邊教育水平怎麼樣?”段怡忽然問。

“挺好的。”

“挺好是什麼標準?”

見段怡有興趣,米昊解釋起來。

“不比國內差,很多是學的華夏,學習內容的難度不比華夏低,隻是一些內容和課時安排會有差別,製度上也有些差異。”

“製度差別大嗎?”

段怡追問。

“很大,這邊的幼兒園也是基礎教育,不允許民辦,教育相對公平,沒有私立學校,此外,教師也不準在外辦任何教育培訓。”

“或者說,這邊不鼓勵學校外的教育。”

“一方麵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麵子,你想啊,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還得去外麵學,這不顯得學校無能嗎?”

米昊倒是很喜歡這製度。

都說。

不能輸在起跑線。

可起跑線在哪裏,終點在哪裏。

國內無數培訓班的興起,背後折射的不是教育的缺失,而是家長的焦慮,這股焦慮以無比的速度蔓延開來,最後會越來越激烈。

人家孩子培訓了。

不行。

我家孩子也要去。

人家報一個班,

不行。

我家孩子要報兩個,三個。

人家學了個繪畫。

我得把遊泳、樂器、舞蹈什麼的給報齊了。

看吧!

米昊敢確定。

未來這股焦慮會被無數華夏的家長越推越高。

幾乎不可能會掉下來,讓各大培訓機構賺得盆滿缽滿,雖然不太讚同,不過,若是有機會,投資一下國內的教育行業未嚐不可。

“不能在外代課,收入不少了一大截。”

一聽。

米昊笑了。

搖了搖頭。

“這邊的教師是高工資,小學和幼兒園階段,我聽說普遍工資在三千以上,中學高一點,多五百到一千左右,大學的五千左右。”

“醫療,教育,住房,國家都管了,這個工資幾乎可以全部用來消費。”

實話。

當初聽到這工資。

他都想去當一當。

可惜。

他不是師範畢業的。

人生最的的幾筆支出---醫療,教育,住房。被縮減到一定程度,在零八年的四五千到手工資,能帶來的幸福感比其他地方一萬以上還高。

按時上下班。

周末雙休。

寒暑假休息。

每年還有被允許的公費旅遊,可以帶家人的那種。

靠了。

米昊著實有點羨慕這邊的老師,剛說的還是基本工資,若是隨著教齡的增長,獲得什麼證書或者更高文憑,還會再增長。

“的確高。”

段怡使勁點頭。

平均四千左右的新教師工資,國內也算很高的,而且還有那麼多的福利,不過,她也隻有羨慕一下,自己又不是這邊的人。

“你什麼專業?”米昊問。

“師範學的漢語言文學。”段怡如實道。

米昊心道果然。

文藝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