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興趣來這邊工作?”米昊忽然提到。
“可以嗎?”
“我不都來這邊工作了嘛。”
“可我隻會教書。”
“人家就需要教書的,零的目標,是讓全緬的適齡人群接受教育,學校的急速增多,讓一個個班現在都很大,是學生在等老師。”
“你要是去,錄取概率很大。中文在緬亞經濟特區是必修課之一,雖然暫時全緬還沒執行這樣的政策,但相信隻是時間問題。”
米昊解釋道。
昨晚和戎偉聊天,就說到了這個。
教師。
這邊很缺,至於會不會緬語,沒關係,緬痶華人很多,而且也可以學,一門新的語言,若是經常用,會很快學會,戎偉都會五國語言。
人家以前還沒接受過正規教育。
隻要願意。
一切都不是問題。
“真的嗎?”
段怡心中燃起了小火苗。
好像。
在這邊教書也不錯,對她這種文藝青年,國外教書可是一種‘浪漫’。
“想的話,可以試試。”
“我考慮考慮。”
這邊華人多。
漢語又是必修課之一。
她這也算是傳播華夏文化。
這個念頭。
開始在她心中紮根下來。
接下來。
一路上。
段怡對著兩邊的景物狂拍,城市,鄉村,山脈,叢林,還有不時和他們並行的高速公路,那滾滾車流,書寫著這邊的經濟崛起。
。。。
入夜。
十點整。
火車停在了廊餘縣車站。
“你去哪?”段怡問。
此刻。
兩人熟悉了許多,還交換了微信。
“公司宿舍。”
段怡也知道米昊是來做什麼項目的---建城,雖然是縣城,可也是城。隻能再次感慨一下緬亞銀行的大手筆,幾百億說扔就扔。
“有人來接你嗎?”
“。。。”
聊著。
兩人走出車站。
夜晚的風帶著絲絲涼意,外麵還站了不少接人的,遠處,縣城燈火通明,米昊搖頭,以前這邊一天三小時電力都難以保證。
現在。
和華夏差不多了。
二十四小時供電,隨便用。有了工業級過濾器,燒什麼都不會汙染環境。
“媽。”
看到人群中一個婦人,段怡高興地小跑過去。
“來啦。”
看著女兒。
母親也是高興,幾個月沒見,可想了。
另一頭。
米昊也找到了接他的人。
他現在可是項目經理,管著項目部一百多號人,資料,材料,機械,會計等等,要不是因為他在國內就有項目管理經驗,也不會升這麼快。
開車的還是熟人。
就是在德林省的一個司機。
專職的。
但不是他的專車,管理層都可以用。
項目結束,
那邊的大部分人被調了過來,結合其他項目調來的員工,組成了這個項目部。
“謝謝。”
“您客氣了,我們都是夜貓子,不到一點睡不著。”
“吃晚飯了嗎?”
“吃了。”
“那等會兒吃點夜宵。”在現在的緬痶,有一定數量華人的地方,就應該有夜市。
“好嘞。”
38376/51333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