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悟道而立教 傳播人族!(2 / 3)

“切莫驚慌,吾來助你一臂之力!”

就在禹心生絕望時,一聲言語,由遠而近。

“哪個不知死的,插手此間事。”

一聲大吼,起自水澤深處。

無數源自無盡之水的根本力量,凝聚出一尊猴子身形,眸中盡是暴虐。

“吾應天數而來,還是莫要掙紮了。”

龍龜張嘴吐出一口氣,無盡澤國,霎時被冰凍大半兒。

“原是來自北方,難怪有如此膽量。”

“天地間,玩兒水的有龍族,有巫族之共工,還有北方一脈。”

“以往無緣較量,如今倒要看看,可否能分出個一二三。”

力從澤國起,水起而風生。

一番威勢,在無修為護體的情況下,當真如同末日一般。

“水猴子,敢出此言,可有膽量與應龍較量一番。”

應龍長嘯,身形凝聚顯澤國。

應龍?

是那位相助黃帝,大破蚩尤的應龍嗎?

正在大禹心生此念時刻,眼前景象重重變幻。

“雖說水土相克,乃是道理。”

“開山斧,卻非用在此刻。”

“在此安然觀瞧,有力自有使的時候。”

應龍出手,將禹自水中帶了出來。

“哈哈,豈有懼怕你應龍的道理。”

“若是想,你們不妨一起上。”

狂傲發起挑戰,龍龜與應龍互相對視,並不理會。

為此狂傲之輩,毀壞自家名聲,著實不值得。

龍龜自有龍血在身,算是後輩,豈有跟後輩爭奪的道理。

龍龜入水,一場大戰,最終以真身,鎮壓了作亂之水妖。

無水妖作亂,接下來的事兒,既是簡單,也不容易完成。

於澤國中開辟渠道,引導水勢。

為避免心性動搖,功敗垂成,縱是三過家門,亦是不入,留存千古美談。

完成水流引導,天下之勢,更為明顯。

以水為界,九州區分。

禹有此功,聚斂威望,自成人皇。

禹在位,成賢德之名,功成之後,入先輩一般,入火雲洞享自在。

禹效法先輩,尋大德之輩,使得人皇之位,得以傳承。

然禹傳益,益受其恩,再傳禹之子嗣後裔。

自此,開啟了家天下之格局。

人族傳承有序,少有動亂,減少了不知多少血色。

地府亦得暢通運轉,整體自是康泰祥和。

不過修行界的康泰祥和,縱有一時,也難持久。

有亂起自北方,源於當初被軒轅與蚩尤聯手,驅趕入北方的諸多種族。

不見動刀兵,卻是以邪神作祟。

一時間,引得人族內部,各種烏煙瘴氣。

“道兄,此等邪祟動亂之輩,也該清理一番了。”

有心念至八景宮,引得太清點頭。

下一秒,清亮言語響徹洪荒。

“吾觀天地,而見其道。”

“因諸多亂象,特意立教曰道。”

清亮之言響徹洪荒,無數目光霎時被吸引到了那一尊安坐於鯤鵬背上的身影。

“原來是這一位。”

“論輩分,甚至該在諸聖人之上。”

“如今行立教之事,莫非也要成聖不成?”

知曉根底的言論,立刻傳揚洪荒。

已然成就聖人之位的存在,更是將所有的關注力聚集。

紫霄宮內曾有言,聖位有數。

除了他們六位外,還應該有一位。

莫非今日這一位,便要歸位。

可是不太對啊!

記得當初那一道與聖人之位一般作用的洪荒玄光,歸了紅雲。

洪荒有名的老好人紅雲,亦是因此而喪命。

紅雲喪命之後,那道與鴻蒙紫氣一般效用的洪荒玄光,便不見了蹤跡。

難不成,是被這一位得到了。

火雲洞內,伏羲與軒轅之目光,全都聚集在了神農身上。

有些事兒,心裏明白即可,沒說出來的必要。

哪怕過往如同煙雲一般。

事實,終究是事實。

如今之神農,便是昔日之紅雲。

“二位不必如此看著我。”

“那道玄機,早已不存,亦或者永存。”

“二位說來,也受了益處。”

伏羲與軒轅,盡都是聰慧之輩,一下子便想到了關鍵。

“洪荒演化,曆經無計量歲月,生靈,種族,亦是無數,盡都消散。”

“何以人族成此番景象,原來還有這般緣由。”

軒轅低聲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