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位所見,經此一戰後,北方可享多少歲月之安寧。”
聞仲知曉,北方諸多古族問題不解決,便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安寧。
“以目前局勢估算,二十年內,應當無憂。”
“怎麼?”
“在邊關曆經諸多歲月,已然厭煩了?”
孔宣瞧了瞧,估算一番,給出了答案。
“倒也不是。”
“聞仲本是行伍出身,便是此生鎮守邊關,也不可能存厭惡之心。”
“隻是前些時日,聞仲接到了來自朝歌的戰報。”
“南越國有所動作,侵擾大商邊境。”
“大王已然下旨,三王子為首,黃飛虎為輔,赴南方邊境,確保安寧。”
“如今北境得以平穩,聞仲便可將更多心思,放在南方。”
三王子以及黃飛虎,皆在聞仲門下受教導。
除了不得允許,不可私傳的上清仙法外,其餘一切,盡都傳授。
論本事,論能耐,聞仲自然充滿信心。
可話說回來,到底是第一次獨立麵對爭端戰局,怎能不多關注。
孔宣與熊團子互相對視。
古越國的來曆,倒是有一二了解。
當初蚩尤起兵南疆十萬大山,與黃帝大戰於逐鹿。
戰敗之後,除了蚩尤被斬之外。
原本屬於蚩尤門下的部眾,盡被接納。
隻不過兩個族群之間的融合,本就不容易。
何況彼此間還存血海深仇。
鑒於此情況,為緩和矛盾與衝突。
軒轅派遣一直流傳於人族內部的女眾部落,前往南疆,處置此事。
最終的事實,也不負軒轅期望。
雖未曾徹底融合,至少放下了至深敵意,願意納貢稱臣。
後來曆代,皆是如此。
在夏朝末年,大商崛起時刻。
南疆之地,正式立國,號為越,以女子為王。
“據吾了解,南越國不至於輕開戰端。”
孔宣微微挑眉。
莫不是出了什麼變故。
“根據傳來的消息,南越女王初登大寶,把控不住國內局勢。”
“於是以此手段,來轉移矛盾,增添威嚴。”
聞仲寒著一張臉道。
什麼時候,大商成了可隨意拿捏的了。
要不是北方大局,牽扯住了聞仲。
必然親率大軍,徹底覆滅這個南越國不可。
“相較於北方,南方不過些許瘙癢而已。”
“主帥,副帥,皆出自你的門下,承襲一身的本事。”
“難不成,對他們還不放心。”
站在大商立場,自是剿滅南越國最好。
然站在人族整個群體而言,留存南越國,利大於弊。
南越能立國,自不可能是獨木支撐,亦有背景。
此背景,自是來自南疆十萬大山。
當初蚩尤敗落,黎民與百姓聯合在一起。
卻也有那意誌頑固者,不願出十萬大山。
沒了南越國做為緩衝,大商便要直麵十萬大山。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當初蚩尤起兵十萬大山,誰也不清楚,究竟在裏邊折騰了些什麼。
許多神秘,便是大羅修為在身,也難以看透。
“倒也不是不放心,隻不過兵向來是凶險事。”
“也罷,就讓他們單獨曆練一番吧。”
一來要成長,必然經曆磨煉。
二來北方局勢,說實在的,聞仲並沒有太過徹底放心。
倒不是不相信孔宣,而是北方整個的問題,太過複雜與糾結。
看似整體,實際上誰都存在各自的小九九。
“北方便盡數托付給太師了,吾等告辭!”
五行陰陽神光運轉,消失天際邊。
聞仲眸中閃爍一抹由衷羨慕。
踏雲的手段,聞仲自有。
無緣仙道,卻是不得壽命長存。
也罷,便將此身,盡數托付給大商吧。
聞仲下了決心,生為大商,死亦為大商。
“三王子尋飛虎,可有要事?”
南方邊境,打退敵人進攻後,黃飛虎與子壽相見。
“咱們之間的關係,不必說這個。”
“這是太師來信,北方爭端,已然平息的差不多了。”
子壽說著,遞出一封帛書。
“以太師之威,平定北方之亂,應該不是問題。”
“咱們這邊,也該加快進度了。”
黃飛虎眸中閃過一抹光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