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論劫數之本 言封神事!(3 / 3)

“敢問進又當如何?”

太清提問。

“其實也算不上退,隻不過是一種持久堅守。”

“劫數不臨身,亦不得超脫。”

“言進的話,其實一句話,已然足夠形容。”

“是劫數,亦是機緣。”

“你們是不是覺得與劫數牽扯,封神,必然凶險。”

“既是劫數,凶險自是凶險。”

“但從另外角度來看,未必不是機緣。”

“於神,你們有何理解?”

“存於先天,如混沌魔神那般嗎?”

“其實也不錯,算是一種。”

“再有便是各司其職,運轉周天。”

原始與通天,算是徹底懂了。

難怪有道統覆沒的危機感應。

原來除了闡截之爭,更為關鍵的,還在此處。

棄仙道,修神道。

可不就是道統覆沒嗎?

不同意,萬般不可能同意。

原本不太對付的原始跟通天,態度瞬時高度統一。

“其實你們的反應,倒也不必這麼大。”

“仙道也好,神道也罷,所修逃不過天數。”

“真要論起來,聖人亦可歸神道。”

聖人之責,管理洪荒,運轉眾生。

封神之責,卻是更為具體細節化。

這麼想的話,封神倒也是好事兒。

“別想太美,這事兒沒這麼容易。”

“況且此次封神,所需諸多。”

“就算將你們的門人道統,盡數填充,也未必能夠。”

“仙求緣,神在天數,亦在緣分。”

“此劫自廣泛意義上而言,可看做是對眾生的一次考驗。”

“緣分淺薄,作孽至深者,化作灰煙,永世不存。”

“緣分淺薄,無孽無緣者,經生死,入輪回。”

“緣分足數,難逃劫數者,以功勳論封神。”

“緣分足數,脫身劫數者,再修仙道。”

三清默然,於所謂封神,極深內情,已然了解。

“叔父之意,此封神劫,可在人族?”

太清體會一番後,似是想到了什麼,有幾分小心,試探問道。

“要不然,此議如何會在八景宮。”

太清吐出一口氣。

得,算是跑不了了。

“此劫之爭,主場在人。”

“主要是考慮到你們。”

“先前一群準聖,已然折騰夠嗆。”

“要是你們一個沒忍住,出手大亂鬥。”

“偌大洪荒,諸多生靈,還不得遭殃啊!”

三清自是口稱不敢。

“敢不敢,到時候,恐怕由不得你們。”

“行了,該說的,都跟你們說了。”

“剩下的,就等著真正劫起時刻,鴻鈞跟你們交代吧。”

三清再次互相對視。

“此劫,道祖恩師將出關?”

“嗯,一場劫數,門下幾乎全都卷了進去。”

“他想要清淨,哪兒有那麼容易。”

“反正你們就等著吧。”

“到時候,莫要將我賣了就是。”

青光悄然而散,唯留三清對視無言。

“以大兄之見,此劫當如何具體應對?”

原始再問。

“已然再是明白不過。”

“待到老師召聚時,莫要推辭。”

“能多填,就多填一些。”

“既然逃不過,那就積極應對。”

“倒是少了些波折與苦楚。”

太清之言,令原始與通天點頭。

“大兄,二兄,以此情況來看,這便是整個洪荒之事。”

“不該僅有咱們折騰啊。”

通天突然提議道。

原始與太清對視,默然點頭。

卻是不再多言,心知肚明即可。

“惟願此劫,可安然渡過。”

八景宮再歸默然。

一道青光離了八景宮,直入媧皇天。

既然與人族有莫大牽扯,女媧與三皇,總是繞不過。

提前商議一番,也是好事兒。

“什麼?”

“天地劫數再起?”

“闡截之爭,何以應在人族?”

火雲洞內,女媧難平靜,三皇難淡定。

軒轅更是直言而論。

“那就任憑劫數蔓延,然後三教修行打成一鍋粥,繼而席卷整個洪荒。”

軒轅嘴角一抽,頓時不說話了。

以三教如今之實力,底蘊,諸多牽扯。

真要是毫無顧慮的起大戰的話,偌大洪荒,當真是要亂成一鍋粥。

而在亂局中,以如今人族之實力底蘊,難保自身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