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清粥和饅頭(1 / 2)

葬禮期限將至,蜀山各處都掛起了白綾,恐怕除了曆代掌門仙逝的時候有這麼大的排場之外,古往今來就隻有恒峰一人在蜀山享受到了這般高規格的待遇了。

蜀山上下都是忙忙碌碌的,以往時候這些凡人口裏的劍仙哪個不是閑庭信步,或手不釋卷,或低頭沉吟的在蜀山各處閑逛,最近幾卻是不停的禦劍在劍門關和蜀山之間來來回回,迎接前來吊唁的賓客上山,客房也都有些緊張起來,好在雲藏鋒不在,歐陽紅袖厚著臉皮搬到龍靈屋裏和她一起住,兩女倒是不必和其他人擠一擠了。

陳悟玄一開始也以為隻有益州的其餘四秀會來拜訪,再多也不過多唐門和峨眉兩個門派的弟子,權富貴和裴錦繡一個是江湖遊俠,一個是衙門捕頭,身後都沒有掛著什麼實打實的幫派,所以多半是兩個人攜手而來,不會再多了。沒曾想最先來到的卻不是這些人,反而是益州境內的一些幫派和家族,錦繡城吳家,廣安蔣家,川南火龍幫等等這些前所未聞的門戶。

不過遠來是客,人家又是帶著前來為恒峰少俠吊唁的名義前來拜訪,也不知道從哪裏找到了門路送來拜帖,使得蜀山隻有一一接下,倘若不接豈不是落人口實,蜀山仗勢欺人,眼高於頂,看不起這些門派嗎?

陳悟玄百來年的歲數也不是白長的,覺得這些人來者不善,畢竟一個恒峰,到底也隻是年輕一輩中的翹楚,再往上數二十年,許多上了年紀的高手也可輕易將其擊敗,所以這些門派是卻不可能為了一個新秀大費周章,折了自己的身價前來拜會。事出反常必有妖,陳悟玄老而彌堅,不得不多留一個心眼,多番布置,使得門下眾多弟子都忙碌起來。

此刻蜀山上的閑人恐怕除了來做客的雲藏鋒三人,就隻有那一日三千劍的李秣陵了。

鑄劍池裏麵被那支火脈映得通紅,此刻除了比雲藏鋒更深處的蜀山長老們還在鑄劍以外,鑄劍池外圍的所有弟子都已經被陳悟玄喚去籌備恒峰的葬禮了。當然,雲藏鋒對於外界的事情一無所知,他曾答應在恒峰葬禮之前必將纖毫劍重鑄送到李秣陵手中,而此時距離恒峰的葬禮不過三日,雲藏鋒還在進行最初的步驟,即反複敲打被高溫熔化為鐵漿的纖毫劍。

每一次敲打都有一些雜質從其中被擠壓出來,敲到薄如白紙,又折疊過來繼續敲打,隻有這般千錘百煉的兵器才稱得上是一柄絕世神兵。雲藏鋒自己已經完全將附著於骨骼之上的獸骨粉末吸收殆盡,麻癢的感覺一消失便有一種難以言明的暢快淋漓,他情不自禁的嚎叫了一聲,宛若春裏發情的野豬,鑄劍池深處的長老神識強大,聽到嚎叫之後從雲藏鋒身上一掃而過,收回神識喃喃自語了一句:“沒有出什麼事就好。”

又敲打了一,雲藏鋒收錘負手而立,麵前的纖毫劍比之之前的門板大已經縮水了一半,可是依然顯得巨大,雲藏鋒踐行之前的想法,將紅如落日,燙如岩漿的鐵水分別注入事先鑄好的一對模具之中。

手中幹著活,腦子裏卻有些走神了,一會想這麼多都沒合眼了,鑄劍完成之後一定要好好睡一覺,一會兒龍靈的音容相貌在腦子裏麵打轉,一會兒歐陽紅袖嫵媚無比的聲音在耳畔炸響,直至鐵水注完,一滴不剩,才回過神來,進行下一步的捶打。

李秣陵一日三千劍不間斷,每練劍完成之後就休息半個時辰,吃過午飯接著練習基本的吐納和劍招。這是他自己給自己加的量,孩子也沒有多少複雜心思,隻覺得以恒峰的本事下山除魔衛道還是死於非命,就應該加倍努力,爭取超過恒峰早日下山。

可惜,這麼一個孩子在這個時候沒誰會去關注的,倘若陳悟玄沒這麼忙可能還會看上一眼然後一句:“嗯,領悟到劍與氣的三分真諦了。”

李秣陵卻沒有這些概念,隻是覺得該去這樣做罷了,他也看出來近日山上的師兄們都忙得不可開交,自己想幫忙卻無從下手,心想等年紀稍微大些總幫得上一些什麼吧,這一刻就有些嫌棄自己年紀了。

歐陽紅袖和龍靈有一次在飯堂看到李秣陵,當日李秣陵吃著兩個幹饅頭就半碗清粥。李秣陵生得不高,五六歲站著剛好與桌子齊平,坐在凳子上也不過是露出半個腦袋,想要夾些鹹菜都無能為力。

李秣陵歎息一聲,隻有將幹饅頭和盛粥的瓷碗放到近前,吃喝卻都在桌子邊進行,夠不著也沒辦法。兩女覺得這孩子可愛極了,雲藏鋒不在身邊反正也無聊,就去與李秣陵同桌吃飯,時不時給孩子夾些鹹菜,蜀山上出家的道人多,飲食清淡,少有葷腥,一日三餐分量都極少,以清粥饅頭為主,兩女胃口不大,就從自己碗裏勻了些粥給李秣陵,也不管李秣陵吃不吃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