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不管是意的安排還是有意的人算,總之,兩場近乎於相同的戰鬥就在這個屠龍坡上麵展開。三萬人前赴後繼,但是因為地上一場大火又一場雨之後多了許多黑灰,深厚如同泥沼,一腳踩下去便如同沼澤一般將人深深吸住,光是前進就已經十分艱難。
一些坡度比較陡的地方不能夠將泥沙留住,一場大雨便將那一處陡坡衝刷得光禿禿的,略微有一些稀泥,滑不留腳。成百上千的人一起朝著山上衝,其中不乏下盤不穩的西疆國將士,其實大多數西疆國將士腿腳都不如漢唐王朝的士卒穩當,隻因為西疆國在馬背上打下,進是戰馬,後退也是戰馬,對於自身的腳力反而沒有這麼注意了。
下盤不穩勢必導致腳步虛浮,腳步虛浮則不能夠在這稀泥如漿,厚泥如沼的屠龍坡上自由的行動。許多走在隊伍前方的將士一不注意便腳下一滑,朝著後方倒去,生生靠著後麵的同袍撐著才沒有摔倒在地。
如果是遇上許多人腳下都不穩當的時候,一行人便要全部摔一個狗啃泥,等爬到雲家軍所在的山坡之前時,一個個都如同泥人一般,渾身上下都是被摔腫了的淤青,隻是被黑黃交雜在一起的泥巴給糊住了麵容,讓人看不清這些傷勢。
雲家軍居高臨下,見到衝上來的西疆國將士便迅速上前拚殺,趁著西疆國將士們立足未穩便一刀砍下,憑借著地利的優勢,倒也能夠打出以一敵三甚至以一敵四的戰績。隻不過沒有人能夠自己的實力可以在數十倍於己方的人群當中大殺四方,砍殺掉三四個敵人之後便後力不濟,身上開始負傷。
火焰燒盡了山上的樹木,來年的春,深埋於土壤之中的種子仍舊會生根發芽,經過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漫山遍野又會是樹木繁茂、百花盛開的樣子,或許在五十年之後就不會有人記得在這個屠龍坡上曾經發生過十分慘烈的戰鬥,但是那些因為這戰鬥而犧牲的人卻不會和屠龍坡上的樹木一樣再一次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了。
大雨和烈火讓山路變得更加不通,許多被白那一場神魔之戰的餘波震斷落下山的參巨木也不是這麼容易被燒成灰燼的,所以在這崎嶇的山道上麵還遍布著橫七豎八的圓木。
這些圓木橫亙在道路中間,成為了西疆國將士的上山的巨大阻礙。道路閉塞,山路更是泥濘不堪,這無疑給西疆國這邊的戰鬥增添了很大的難度,甚至可以這一場戰鬥比之數年前與雲如龍的一戰更加的艱難。
戰鬥開始的一段時間,雲家軍這邊借著屠龍坡的險處頻頻傳來捷報,不停地砍殺讓很多將士都殺紅了眼,手中戰刀的刀柄被敵人鮮紅的血漿給浸透,變得濕滑而不沾手,幾乎很難握穩。
許多將士們都割下身上衣袍的一部分,用割下來的布條緊緊纏住自己的手和戰刀,讓戰刀不至於在戰鬥當中脫手,從而保證持續的戰鬥力。要知道,在如此寬廣的包圍圈當中,一旦戰刀脫手,就要赤手空拳與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搏鬥,這與等死並沒有多少差別。
無論是西疆國還是漢唐王朝的將士,身上穿的都是輕甲。這不是國家無法製造出防禦力更高的厚重甲胄,而是根據本國將士的
身體狀況而精心設計的。要想保證將士們戰鬥時的靈活性,又要追求比較高的防禦力,兩國的鑄造司在設計甲胄之時就陷入了難題。
並不是每一個將士都像雲藏鋒或者胡璃之流,力大無窮,身體的素質可以承受住厚實重甲的自重。很多將士穿戴超過八十斤的鐵甲便已經寸步難行,更何況要穿戴著這樣的甲胄去戰鬥。
而且厚重鐵甲在靈活性上麵必定輸於現在的輕甲,這就會讓許多將士在短兵相接之時落入下風,成為一個不能夠活動的鐵烏龜,最後的結果也隻是站著等死。所以如果要提升甲胄的防禦力,就隻能夠在材料上麵下功夫思考,但這並不是靠個人的能力能夠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出來的。不過,戰爭卻不會給他們時間。
戰爭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不僅僅是要在戰略上麵考慮很多的因素,就連將士們的衣食住行也會影響一支軍隊的戰鬥力。
西疆國的將士們生來便要比漢唐王朝的士卒健壯一些,能夠承受的重量自然也要比漢唐王朝的士卒高很多。所以自古以來,西疆國的將士身上所穿的甲胄都要比漢唐王朝士卒的甲胄重上一二十斤。
不要瞧了這一二十斤帶來的防禦力。厚度的增加能夠抵擋的箭矢和刀斧力量便更多,這就要求雙方不斷研究和製造威力更大的兵器,否則根本不能夠破開防禦,這也是漢唐王朝在曆年的戰鬥當中十分艱難的原因。
隨著時間的推進,屠龍坡上麵的戰鬥變得更加艱難起來。一千人的隊伍無論如何強大,也不管怎麼借勢,最多能夠擴大自己的戰果,卻是絕對不可能取得壓倒性的勝利的,更不可能擋住敵人洶湧如潮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