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奶奶和琴母不斷地催促琴音回一趟家裏,說遇到一個好男人了,你也老大不小了,回來相親,行就結了算了。琴音本來不以為然,催促的次數多了,不斷的心理暗示,也讓琴音開始有了回家相親的念頭。
春夏之交,南方的天氣潮濕,稍顯悶熱的空氣裏,依然透露出絲絲寒意。周末,琴音很早便起床,從公社回到那個小山村。她是回家相親的。經過村邊小溪旁的小路,隱隱約約聽到正在小溪裏洗衣服的女人們說到:那個叫小青的五歲小女孩死了。
小青是琴音的鄰居,因為住得近,小青常常跟著琴音玩遊戲。琴音家裏偶爾有個水果、糖糖等好吃的小東西,都偷偷地給小青留一份。每當琴音從外麵回來,小青都歡呼雀躍跑著過來。
琴音不相信小青死了的消息,但她都回到村裏了,確實不見小青跑過來的身影。回到家,她便去找小青,正當她就要踏進小青家門的時候,被琴奶奶一把拉了回來,半拉半扯地推回自家屋子。奶奶這種急切而又神秘的一連串動作,讓琴音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異樣。進了屋子,奶奶板起臉嚴肅地說:“小青死了,以後別找她了。”
“小孩子沒病沒痛的怎麼會死呢?”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琴音怔住。剛剛在小溪邊聽見小青的死訊,琴音還希望是假的,但見奶奶嚴肅不容多問的樣子,她心裏其實已經確認:小青真的死了。
整個上午,琴音雖然按農村舊俗不直接問小青的事,但一直都在偷偷觀察著小青家的動向。小青家昨夜殺了豬,大部分豬肉都讓人挑到大隊統一收購了。小青的父母忙著將允許自家留下的那小部分豬肉、豬腸、豬紅等,煲著豬肉鹹菜,一股美味飄得很遠、很遠。
到了中午,小青的哥哥、姐姐們捧著豬肉鹹菜蹲在門外吃。殺豬之時,是農村人平時難得的一次有肉吃的時候,很誘人。對平時靠喝稀粥、送鹹菜過日子的小山村裏的人來說,確實令人饞涎欲滴。小山村的孩子都養成了一個習慣,再饞嘴也不能表現出來,便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
真的不見小青,小青真的死了嗎?怎麼不見她家人傷心呢?琴音沒有覺得小青家人有悲傷的跡象,對小青是否真死了,又重新喚回一線懷疑。
明明是回來相親的,卻被小青的死訊纏繞著。琴音心裏壓抑著一絲難受。琴奶奶說,相親對象正在幫小青家的忙,晚上才過來吃晚餐,大家見一見。
晚餐前,終於見到一個男子急匆匆地閃進門來。琴音不禁脫口而出喊叫對方的名字:“林前!”
林前也看到琴音了,笑嘻嘻地迎上來,手裏還提著一塊豬肉。
琴奶奶在一邊笑嗬嗬地說道:“啊?原來你們認識啊?”
“你們催促我回來相親,該不會就是和林前相親吧?”琴音故作驚訝問道。其實她心裏早已料到,這個林前就是自己的相親對象。
琴母在一旁插話說:“就是他。你看人家對我們多好啊,常常提著豬肉來我們家。對你奶奶也噓寒問暖的,有事還常來家裏幫忙,勤快得很。”
琴音一副不置可否的神情。
琴母繼續說道:“別人家的女孩想找這種男人,可還沒那福氣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