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縫紉機引發家庭矛盾(1 / 2)

琴音連續廣播稱讚李非雇工養塘魚的第三天,李非為了取悅琴音,專程跑到了縣城,買了一部縫紉機。他覺得山路崎嶇,縫紉機又那麼重,便雇了兩個人搬到了小山村。李非雇人搬縫紉機到小山村的一路上,引得趕路的、勞作路過的人紛紛駐足,路人都想知道這小山村誰這麼本事買了縫紉機,還請雇工搬運。

到了小山村,李非擔心自己唐突地送來縫紉機會被拒絕,引來笑話,便跟琴母說,是琴音讓我送回來的縫紉機。

琴母可樂壞了,“我說這女兒,才說了要買縫紉機給我,這才過了幾天呢,便買回來了。”小山村的人見到琴家購進了縫紉機,都跑來看。摸著那厚重的鐵製品,讚歎不已。

當晚,琴母便重操舊業,踏著縫紉機的踏板,左手扶著軸輪,右手拈著挑線杆。還向圍觀的人不停地介紹著,這是針杆,那是機針,還有那是針夾。試著縫製完一件襯衣,笑得合不攏嘴:“一開始還不適應呢,這不是縫了一塊衣服布料麼,沒想到我還沒有沒有縫紉技術呢。”

圍觀的幾個人也紛紛讚歎起琴母來:“哇噻!有了縫紉機就是不同啊,沒一會兒就縫了那麼長的線,要是用手工,這得要多久呀!”

於是琴母如數家珍地搬出家裏未能及時縫補的衣服,足有一小堆,逐件逐件地縫補起來,一直忙到到深夜。

由於琴母一心沉浸在新買的縫紉機裏,琴奶奶看見屋角的那塊菜地沒人澆水,便去澆了水。

第二天,那塊菜地還是沒有澆水。看不習慣的琴奶奶終於忍不住,一場婆媳之間的第一次大吵架開始了。

當時,琴奶奶說了琴母幾句:“一日三餐都還沒吃飽,迷什麼縫紉機,縫紉機又不能當飯吃。”

琴母盼了二十多年縫紉機,好不容易家裏有了一台,當然也不甘示弱:“誰讓我生的女兒有本事,替我買縫紉機。你若有本事,也生個會買縫紉機的女兒來。”

琴奶奶哪受得了琴母這番數落?婆媳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吵罵了起來。村裏的老人見了,紛紛前來勸說她們。隔壁家阿桂的媽媽拉開了琴奶奶,琴奶奶氣呼呼地進屋子,於是婆媳二人都在屋子裏罵著對方聽不見的話,漸漸地也沒有了聲音,吵架才算暫時平息。

而正在渡槽工地幹活的琴父和琴聲,聽說家裏買了縫紉機,琴奶奶和琴母吵架了,也請了假回到家裏調和矛盾。

恰逢周末,琴音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先於父兄回到家。

剛到村外,琴音便感受到家裏的異樣快樂。琴母老遠便笑臉迎出來,“孝順女兒怎麼這會兒才回來呀,我都等你好久了。”村裏人也用羨慕的眼光,目送母女二人從村外笑談進村,又進屋。隻有琴奶奶嘟著個嘴,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咦!媽媽怎麼突然買了縫紉機?”琴音一進屋子便驚呼起來。

“這不就是你送我的那一部縫紉機麼?”琴母笑道,“你讓那個誰,哦,就是那個李非送來的,還雇了兩個人搬進村子。怎麼那麼快就忘記了?”

“李非?”琴音驚愕,繼而似乎明白了什麼。她急中生智,臨時應變,告訴母親,這是向李非借來的縫紉機,慢慢地再還他買縫紉機的錢。琴母似乎沒有在意女兒說些什麼,還是一個勁地誇讚琴音懂事、孝順。

琴父、琴聲回到了家,琴美也回來了。這個周末,琴家難得地一家子都聚在家裏。但是,因為縫紉機的事,這個本是團圓的周末,卻變得吵吵鬧鬧起來。

琴奶奶因為先前與琴母吵了架,一直呆在自己住的屋子,根本就沒有進琴母這邊的屋子。

琴父則埋怨琴音,“買縫紉機這麼大的事情,竟然也不跟家裏商量,連問都不問便買了縫紉機,你覺得自己很有錢了是不是?很有本事了,翅膀硬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