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小城故事(1 / 2)

臨江縣縣城,因為附近有了建材廠而開始向一個象模象樣的小城轉變。隨著建材廠的工作任務的擴大,工廠區域和人口也逐漸擴大,前來縣城工作的幹部職工,從原先的百來人,擴大到數千人。這些人經常利用工閑時間到縣城玩耍、吃飯、購物,使縣城的人氣開始上升,開始變得熱鬧起來。

一些六七十年代的知識青年和“老三屆”也經常到縣城喝喝涼茶,逛逛戲院,吟詩作對,感歎時光永不回,六七十年代那種激情四射的歲月永遠不再。有人在街道一角的牌匾上,用粉筆寫著:“我們還未老去,可我們已經開始懷舊,懷念那逝去的激情歲月,消失的老物件,還有那曾今純真的我們……”

縣城的街道,偶爾也出現於安和琴美一起走過的身影,常常是於安在前麵走,琴美稍稍滯後一步半步,走急了的時候,琴美不得不拉一把於安的衣角說:“等等我嘛,我們是逛街,又不是趕路。”

他們走過新華書店,新華書店門麵不大,裏麵擺放的書本卻整齊有序。琴美說:“啊,小兒書!”趁著於安看過去的機會,嬌滴滴地對於安說,“小時候我家也有幾本小人書,像寶貝一樣藏著掖著,我還經常向小夥伴們炫耀呢。”於安“哦、哦”幾聲便過去了。

走著,走著,一群戴著紅領巾背著書包的小朋友走過。於安看著小朋友們胸前佩戴的“臨江建材廠職工子弟小學”的校徽,會意地笑了起來。於安知道這些小學生是自己工廠的,作為廠長,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而那些孩子卻不知道這個朝他們微笑的叔叔便是廠長。即使如此,依然有頑皮且有禮貌的孩子向他喊道:“叔叔好!”

於安趁機上前,掂著小學生的紅領巾問:“你知道紅領巾是怎麼來的嗎?”

小學生們視戴著紅領巾是一種無上的光榮,提到紅領巾,便馬上立正,向於安行了一個少先隊禮,然後一本正經地說:“老師告訴我們,紅領巾是用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

於安開始笑起來,待學生們走過後,用一種驕傲的神情看著琴美:“小孩子們真幸福啊,看著他們,我又想起我的老書包了。當時背著草綠色的單肩書包上學,有書讀就感覺自己很幸福。”

琴美也充滿深情的回憶說道:“嗬嗬,你們大村的孩子還背草綠色單肩書包,可能沒有背過我那樣的書包吧,我是小村娃,小時候背過的書包都是母親用破舊的衣服拆洗後縫補的。”

於安與琴美,一個是建材廠的廠長,學識豐富,社會地位崇高;一個是建材廠辦公室的最美麗女工,青春靚麗,活潑動人。人們都說他們就是天生地設的一對,郎才女貌,羨煞旁人。

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多,縣城裏也開始出現一些打扮時髦的年輕女性。她們穿著裙子,甚至短裙,燙了頭發,走路像風,楚楚動人。琴美悄悄地跟於安說,好想好想像她們一樣,打扮得像仙女一樣。

於安聽了琴音的話,突然聯想到:其實工廠還可以在縣城投資一些服裝店,甚至服裝廠,開辦一些發廊,將外麵的時尚引進來,滿足山區青年的需求和審美。想到這裏,於安急忙跟琴美說廠裏有事,要趕回去,便急匆匆地往廠裏趕。琴美跟在於安後麵,吃力地追趕著於安的步伐:“你這人怎麼一點情趣也沒有,人家正玩得盡興,你便要回去了。”

其實,象於安和琴美這樣的情侶,還遠不止他們一對。無數的情侶,組成了臨江縣縣城區別於周邊山區的獨特風景線。

琴聲和張妙也是眾多情侶中的一對。琴聲常常不惜遠路趕到縣城醫院,站在走廊,等著張妙經過的時候看見他,然後他看著張妙,微笑著,注目著,兩人相視而笑。有時候走廊裏人少,張妙也會跑過來,走到琴聲麵前,含情脈脈地問起琴聲的近況。

這一天,琴聲又來到縣城醫院,站在走廊裏等待張妙。一名穿著白大褂的男醫生經過走廊,莫名其妙地對著琴聲說:“不用等了,今天她不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