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準備大學畢業了。按照學校與陳倩簽訂的代培協議,琴音畢業後的工作交由陳倩投資的工廠安排。陳來早就向琴音透露了信息,說陳倩可能會將琴音安排到經濟特區的外貿公司工作。琴音將這一消息也告訴了同一宿舍的好朋友胡娜、楊豔。
誰知道,胡娜倒沒有什麼反應,而楊豔卻高興得不得了:“我姐姐也正在經濟特區給我找工作呢,要是咱倆都到經濟特區工作,那真是太好了!”
畢業前夕,琴音、楊豔相約到經濟特區一趟,去看看將來工作的地方。
琴音將這個打算告訴了陳來,陳來十分支持,立即幫忙聯係了陳倩。陳倩回複說,讓琴音找楊韻就可以了。
聽到楊韻的名字,琴音怔怔地呆了好幾十秒鍾。她清楚地記得,當初陳倩到經濟特區投資的時候,經濟特區的工業區就是派楊韻接待陳倩的。後來,陳倩還極力向領導推薦琴音留在特區,隻是琴音不甘心低文化和體力崗位才回到家鄉參加高考的,臨別時楊韻還偷偷地給琴音五百元錢。好幾年過去了,如今的楊韻怎麼樣了呢?想著楊韻,琴音的心裏充滿著快樂的過去時光,既期待,又擔心。
琴音擔心見到楊韻,主要原因就是好幾年過去了,自己作為好朋友,卻從未主動聯係楊韻,楊韻還會象原來那樣對待自己嗎?同時,陳倩對琴音的工作安排,為何要找楊韻呢?難道楊韻真的成為了陳倩的助手了嗎?琴音越是想著這些問題,越擔心見到楊韻。
琴音、楊豔簡單地準備了行裝,便一起從省城出發,前往經濟特區。在路上,琴音告訴楊豔,還沒上大學那會兒去經濟特區,路上還是挺顛簸的,如今前往經濟特區的路子可好走多了。楊豔點頭,並說道:“從報紙上的消息看,經濟特區變化好大。”
汽車駛入經濟特區的時候,琴音深深地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遷,僅僅她離開經濟特區讀大學的這幾年,特區已經不是原先那個隻有一個象樣的工業區的狹小地帶,而是現代高樓拔地而起,道路也逐漸修通、開闊並綠樹成蔭了,像傳說中的花園城市。
透過車窗,琴音看見一個橫幅上的一排鎦金大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琴音好奇,拍了拍楊豔的肩膀,她們一起斜著腦袋往橫幅的旁邊望去。隻見“經濟特區國貿大廈”幾個招牌大字,大樓高聳入雲,似是天上宮闕。見琴音、楊豔如此入迷,坐在旁邊的一個本地人介紹說,這大廈有五十三層樓,一百六十米高,人稱“中華第一高樓”!
琴音、楊豔不約而同地“哇、哇”讚歎起來。琴音突然想到什麼,隨口問道:“大廈與那橫幅寫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有什麼聯係呢?”
本地人說:“那個聯係就大嘍,這座國貿大廈高層建築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地標,曾經以‘三天一層’的速度,書寫著特區崛起的神話。”
汽車繼續往前,琴音的感觀幾乎被顛覆!經過一個牌匾上掛著“經濟特區大學”的地方,琴音記得幾年前經過時,這裏是人們擺著小攤賣農產品、小吃、雜貨、布匹、家禽的地方,當時還閃念想,這跟我們山區老家的街道並無兩樣。而如今,卻在這個地方矗立一座美麗的大學校園。
琴音借助車窗,遠遠看見大學校園美麗如畫,不由自主地說:“早知道這裏有大學,我考這裏算了。”
楊豔笑著說:“恐怕你入學的時候,這所大學還沒有奠基吧?”
經濟特區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很小的,隻有一大塊工業園的特區了,而是一個開辟了無數街道和現代樓宇的大城市了!這是琴音的直觀感覺。“連火車站都有了,下次我們可以坐火車來了!”楊豔的話,將琴音的目光吸引了過去,火車站、戲院、工人文化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