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1 / 2)

新年剛過,春天的氣息籠罩在大地時,常壽生了病,低燒,咳嗽,好不容易養點的肉,又掉了下去。

王容與跟著茶飯不思,夜不能寐,朱翊鈞勸她,“常壽這個身體,這樣生病日後恐怕會是常態,若你自己都頂不住了,如何好照顧她?”

“那麼小的人兒。”王容與說不下去,“是我對不住她,沒有給她一個好身體。”

“不要這麼想。”朱翊鈞勸,“既然把她帶到這個世界,我們一定能把她養大的。”

王容與看著朱翊鈞,“三郎不怪我嗎?”

“當時那麼突然及凶險,能母女均安,我已經是感謝上蒼和列祖列宗,再無任何不滿。”朱翊鈞說。

“你也不要怪自己。”朱翊鈞說,“你已經是個了不起的母親了。”

王容與點頭,抹抹臉,“我得振作起來,我心緒不寧,母女連心,也許常壽感受到我的不安,所以才總不好。”

“黃太醫是兒科聖手,他有經驗,你放寬心,不會有事的。”朱翊鈞說。

常壽這一病,從二月一直到五月,斷斷續續,好在五月後就穩定下來,不再反複發作,也能好好喝奶,王容與才長籲一口氣。

太醫說常壽公主這身子,冷不得熱不得,得精心照顧著,原是到七月才開始準備去避暑,也提前準備。

工部在五月份也結束了西山行宮的修繕重建,朱翊鈞在位時頭一次去,便大筆一揮,上到兩宮太後,下到皇子宮女,中間的高位嬪妃,拉拉雜雜,大半個後宮的人都去。

王容與召來宜妃,鄭妃,蘭妃,恭妃,“這次去西山行宮的人可不少,不提前安排好了,到地少不得出亂子,擾了陛下的興致。”

“娘娘說怎麼辦我們就怎麼做,全憑娘娘吩咐。”宜妃說。

“之前因著本宮的身體,後來是因為常壽,這宮務啊,也多賴你們替本宮分擔,所以啊這次去西山行宮也得你們幫忙才是。”

“除去各類常務,因為西山行宮頗大,陛下恩令不少官員,家眷隨行,到時候少不得命婦入宮陪侍。一個人管不到所有方方麵麵,便還是分了範圍,一人管一塊,既不累人,也不至於疏忽。”

“宜妃依舊跟著本宮後麵替本宮記著事,查漏補缺,鄭妃主管隨侍妃嬪,恭妃主管皇子公主,蘭妃便主管內外命婦進行宮陪侍的事。”王容與說,“聽說西山行宮好玩好看的地方多的是,咱們難得去一趟,一定要玩的盡心。”

“都是托娘娘的福。”蘭妃說。

“是啊。”鄭妃說,“西山行宮再大,大不過皇宮去,咱們姐妹跟著,好歹能離陛下近點。”

“宮殿也許沒有皇宮大,但是地方可是比皇宮大多了,有山有林子,整個小內場,姐妹們也去騎騎馬,放放風。”王容與笑道。“要玩就玩一把大的,玩些宮裏沒得玩的。”

五月十八,是好日子,宜出行,宮門大開,皇城戒嚴,浩浩蕩蕩的車隊離了宮,離了京,去往西山行宮。

西山自金朝起,就是帝王及達官貴人興建行院之處,綿延山勢,鬱鬱蔥蔥,行進途中不時經過別院以及香火旺盛的寺廟。

行宮建立在山勢最高處,往前望,山水古刹一覽無遺,別院民居若星羅棋布,往後宮,散落宮殿如扇形拱衛主殿,再往後,綿延草甸,鮮花點綴,心曠神怡。

朱翊鈞立在廊下,久久不願進到內殿。

王容與走到他身邊,去握他的手溫,“三郎可覺得風大?”

“風大。”朱翊鈞說,“可大的暢快。”

“容與看,這就是朕的大好江山。”朱翊鈞揮手道,“登高望遠,和宮中感受,完全不同。”

“三郎好在隻是在西山登個頂,若是去了泰山,那一覽眾山小,三郎更加不願進屋了。”王容與笑說。

“進去吧。”朱翊鈞不好意思的說,“橫豎在西山還得待兩個月呢。”

“等到常壽年歲大些,我就帶你去泰山,我還帶你去南巡,你沒去過又想去的地方,我通通帶你去。”朱翊鈞說。

王容與聞言淺笑,“那三郎得要全國各地把路修好才是,不然路上太顛簸,我可不願意去。”

“嗯,轉頭就讓他們修路。”朱翊鈞道。

榮昌聽說西山行宮有的是地方跑馬,便把她的馬兒帶上,昭宜也有馬,三公主卻是沒有的,她有些想玩,榮昌便讓人把她放上馬背,慢慢的牽著她走,走上三圈,再讓她下來,看著她和昭宜騎馬。

榮昌會騎馬就算了,三公主心想,大姐姐膽量從小非凡,不是常人,但是等到看著文弱的二姐姐也翻身上馬,利落的勁不輸大姐姐,三公主不由問身邊的宮人,“奶娘總說,便是公主也要貞靜賢淑,讓我向二姐姐學習,不要向大姐姐學,可是二姐姐也會騎馬,為什麼我不能學?”

宮人一時語塞,便說是順嬪娘娘擔心公主受傷,才不願意公主去學呢。

“難道母後和宜母妃就不擔心大姐姐和二姐姐嗎?”三公主問。她看向遠處,大姐姐和二姐姐比了個彩頭,說誰先繞回來誰就贏,如今兩人都揚鞭立馬,快如閃電,全心全意比賽中,散發著和平時完全不一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