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立刻安慰道:“莫兒,王妃沒有勉強我們,你可以不必說。”
當初莫兒在人牙子手中不吃不喝,欲絕食而死,必是經曆了很大的事。
“無妨,總歸該放下。”莫兒勉強一笑,“如今跟在王妃身邊我很滿足,很幸福。我不會一直停留在過往,止步不前。”
“你能想得這般透徹最好。”顧落梨沒想到莫兒心性這般好。當初隻是抱著隨意的心態買了莫兒,竟讓她收獲這般好的丫鬟。
莫兒緩緩將她的故事講來,講到動情處,她的眼眶總是會濕潤,但她忍住眼淚,不曾讓眼淚落下。
那時,她眼中的隱忍與堅強,猶如漫天繁星,明亮而充滿希望。
所有悲傷的故事總是以美好開始的。
莫兒姓周名心莫,本是蓮花鎮人。家父在蓮花鎮為米商,因經營有道,家境倒是富裕。
周心莫算是衣食無憂,但從小懂事,有何事都親自動手,心靈手巧。
那是一個乞巧節,蓮花鎮舉辦了個做燈籠比賽。燈籠獲得票數最多的人便可獲得五十兩銀子。
莫兒也是閑不住,便參加這個燈籠比賽,費盡心思隻為做出最具特色的燈籠。
她與李歲安便在乞巧節相識。
“小姐,你說牛郎織女今夜會相聚嗎?”莫兒的丫鬟問道。
今日一早,燈籠便拿到廣場上參展,如今夜色將近,比賽快宣布結果,莫兒和丫鬟緩步趕來。
莫兒抬頭看了看天,一笑:“肯定會。”
“小姐,有個人目不轉睛看著你的燈籠呢!”丫鬟驚呼。
莫兒看向廣場,一排排被點燃的燈籠,有序的掛著架子上,擁擠的人群穿梭在燈籠之間,三三兩兩議論著。
隻有那個深藍色錦衣之人,靜靜站在她做的燈籠前,目光柔和。
莫兒擠過人群走上前,站在男子身邊,道:“這燈籠好難看。”
莫兒故意說道。
“這位姑娘,這燈籠如此與眾不同,你為何說難看?”李歲安目光有些惱怒,但還是語氣客氣道。
“哦?何處與眾不同?”
“首先,骨架上雕刻著百花,便下了功夫。都知骨架對細的要求很高,不宜太硬,更不宜太軟。更別說雕刻,若非能手與心細之人,不可能在骨架上雕刻。”李歲安道,“其次,製作之人特意將燈身畫上了山水,雖寥寥幾筆,但筆筆傳神。”
“聽你這般說還真像那麼回事。”莫兒不曾想一個陌生男子竟將自己花在燈籠上的小心思都看透,心中不免對男子刮目相看。
丫鬟見小姐一直不說,便有些急道:“這是我家小姐做的。”
莫兒永遠記得,李歲安看向她時,眼中的詫異與驚豔。
後來,她知曉,男子名為李歲安,取自歲歲平安,是蓮花鎮縣令之子。
那晚,李歲安邀她遊湖走街,與她吟詩作對。那是莫兒從未有過的體驗,充實而輕鬆。
之後,莫兒竟盼望著能再次見到李歲安,總是找著借口出去。可沒有遇到過李歲安。
當她以為李歲安隻是一個過客時,李歲安卻突然出現。
那日莫兒正在院中看書,隻見一隻風箏從隔壁飛來,上麵隻寫一句,有緣千裏來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