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三分靠能力,七分靠協調(2 / 2)

協調領導和部門之間要靈活應對。由於領導與部門之間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同,加之個人的素養不同,因而在工作上的矛盾和分歧是難免的。在協調這類問題時,應著力做好彌合、勸說的工作,擴大其共同點,縮小其分歧點。來回傳話,既不能“失真”,也不能“逼真”,凡有利於的話就說,不利於協調的話就不能說。不要把領導的批評話、部門的牢騷話一般腦兒兜出來,傳給對方,更不能幸災樂禍胡摻和。如果領導和部門各持己見,一時協調不通而又必須協調時,那就應當將情況真實地報告其他領導請其他領導出麵協調。

協調部門之間要有視情而動。本部門受理協調任務,如果其他部門不配合,應采取說理的辦法消除誤解,取得共識;如果一時不易協調,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暫時放一放,待其冷靜後,再伺機與有關部門協商;如果分歧較大協調不通時,可報告領導處理。報告領導,要客觀、公正地把情況說清楚,不要亂發議論、打“小報告”。

協調的語言很得體,講究技巧從“心”開始。

1936年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和楊虎城手下的軍官堅決要殺蔣介石。周恩來對他們說:“殺他還不容易,一句話就行了!可是殺他以後怎麼辦呢?局勢會怎麼樣呢?日本會怎麼樣呢?國家和民族的前途會怎麼樣呢?你們想過沒有?”四個開放式假設性提問和一個封閉式提問,句句擊中要害,最終說服了大家。周恩來的語言技巧的確令人折服。

協調是一門與人交際溝通的藝術,語言是雙方交流的主要工具,語言技巧自然成為協調成敗的關鍵因素。那麼協調語言有什麼講究呢?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用詞準確,表達清楚。說話一是一、二是二,直截了當,言簡意賅,讓對方明確你有什麼目的,需要對方做什麼,不能當“歪嘴和尚”,走腔跑調。二是要語氣謙和,有親和力感染力。協調是平等協商而不是發號施令,態度要誠懇,語言要平實,要多說暖人心得人心的話,“請”“麻煩您”“有勞”等禮貌用語必不可少,讓人感到親切、願聽,千萬不要講噎人的話。否則,搞協調注定要失敗。三是要講究藝術,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協調的目的是爭取對方的支持和幫助,要根據不同的對象把握好語言的分寸。對平行部門的協調,其語言基調是互酬、是磋商,但又不要放棄大原則;對領導的協調,其語言基調則是請示、探詢;對下的協調,要自然大方不張揚,平等謙和,有禮有節。“辦好這件事非你莫屬”,“除了你誰也沒有這個能力”,一個封閉式假設和不可改變的定論,既會讓人感受到你的誠摯,又讓人不好意思推托,自然很容易說服對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