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裏趙雲突然出現,一襲白袍銀甲,人如虎,馬如龍。在他身後近百騎緊緊相隨,猶如一隻箭簇,瞬間穿透了在我看來堅不可破的中壘營。
因為箭頭之人是常山趙子龍!
手中亮銀槍與趙雲心意相通,重盔重甲的中壘營在他麵前仿佛不設防一般,每一槍都能挑著對方身上最薄弱的地方刺入。每次出手之後,魏軍必有一人捂著冒血的喉嚨倒地。趙雲槍法精妙,平日上陣殺敵力道恰到好處,不浪費分毫。可是今為了救我,情急之下槍法更添了一分下無雙的霸氣,戰至燃情處,更是一槍挑飛中壘營士兵,單臂較力淩空甩了出去!
曹軍在趙雲這尊殺神麵前紛紛退避,讓我們士氣大振,奮力衝了上去與他們會合。趙雲見我無事,又上前殺了一陣,帶我撤退。
斜刺裏猛然殺出數百名曹魏精騎,想要截住我們,趙雲揮槍迎上。
“鏗!”
“咦?”
這支魏軍的主將,是一個麵如冠玉的年輕人,竟然擋住了自己必殺的一槍。
“敵將通名!”
“大魏征東大將軍、大司馬之子,屯騎校尉曹肇。”
竟然是曹休的兒子!
曹肇,魏國宗室第三代中的翹楚,容貌俊美,有當世才度,深得曹睿寵信。他賦過人,武藝超群,這次一起到了長安,征得曹睿同意後帶著數百騎來到前方,隻為圖個新鮮。他本以為中壘營萬無一失,所以一直隻在遠處觀戰,直到趙雲殺到,忍不住技癢,才想來跟他一較高下。如果他早些出手,我已經沒命了。
曹肇槍法飄逸,與趙雲戰三十合,不分勝負。
趙雲內心產生了一絲猶疑:魏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竟然能與自己戰平,人才何其多也!難道自己真的老了嗎?
與他相比,曹真更是心驚:這趙雲老邁年高,須發皆白,廝殺許久,更有挑飛中壘營兵士這樣耗力之舉;自己年輕氣盛,自幼得名師指點,身負絕世武力,竟然在他麵前討不得一絲便宜。
戰五十合,曹肇依然不落下風,而回過神來的中壘營配合曹肇的人馬重新圍攏上來,更遠處,追兵已經渡河,火光愈發清晰。
趙雲顧不得其他,先是奮力一槍將曹肇逼退,而後長槍疾抖,使出了畢生絕學——七探盤蛇槍!
趙雲年輕的時候師從槍神童淵,習得他成名技百鳥朝鳳槍。後來,自己征戰多年,對槍法的理解更進一層,在“百鳥朝鳳槍”的基礎上領悟出七探盤蛇槍。槍法的精髓在於,能同時刺出讓人眼花繚亂的七個槍花,分別取敵眉心、雙目、鼻、口、咽喉和心髒。每一招都是虛招,但每一招也都是實招。此招一出,趙雲自信,除非童淵再生,否則無人能敵。
然而,讓趙雲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曹肇的確沒有辦法破解,卻也沒有死——因為他壓根沒有接招。
趙雲出招的那一刻,曹肇心底寒氣鬥升,他已經知道自己根本無力抵擋,那是絕頂高手之間的感應。所以他毫不遲疑,直接滾落下馬,翻到了旁邊的雜草叢裏。曹肇摔得不輕,華貴的衣甲上身上沾染了不少雜草和土,樣子雖然狼狽,但好歹保住了命。
趙雲不由得暗讚一聲,此時曹真的大隊追兵已經趕上來了,他殺退我身旁的魏軍護著我加速南行。
隻是,隨他來的騎兵中有幾人衝的太深,陷入了魏軍重兵包圍,見我們離得越來越遠,大呼:“將軍棄我!”
趙雲回首凝視,那幾人已然命在旦夕,他虎目含淚,咬了咬牙決絕道:“保護陛下,走!”
他從來不是一個拋棄袍澤的人。當年漢中之戰,部將張著被曹操主力大軍圍困,隻帶幾十騎出營巡視的趙雲單槍匹馬殺入曹軍把張著救了出來。此時為了優先保障我的安全,我不知道他的內心受了多大煎熬。
我們安然退到了故道穀口,魏軍忌憚趙雲不敢逼迫太緊,在彙合了曹真的大隊追兵後,才慢慢跟了上來。
趙雲得到趙統的傳信時還在回軍路上,為了我的安危,他將全軍交給鄧芝,隻帶了百十名騎兵和數百人親兵步卒急忙來援。我們到穀口的時候,這些步卒也不過剛趕到,正好接應了我們。一之內,王猛、兀突骨為了掩護我先後戰死,我悲痛莫名,絲毫沒有絕處逢生的喜悅。
趙雲去穀口查看魏軍情況,見他們隻是牢牢圍住穀口,並未發動進攻。
回來以後他問過陳倉城戰況,憂心忡忡地跟我:“陛下,曹真與臣在箕穀一戰損失不過三四千,在陳倉傷亡超過萬人,戰力應當還有不下五萬。但據臣觀察,穀口的魏軍不過一兩萬人,也就是至少有三萬人馬不知去向。”
我顧不上悲傷,略一思索,問道:“子龍的意思是?”
趙雲點了點頭:“不錯,圍城打援。隻怕從得到張郃敗退消息之刻起,曹真的目標,已經不是陛下了,而是丞相!”
順著趙雲的思路,我慢慢回憶守城的後幾,好像確實曹軍人數有所減少。隻是當時我們兵力也損耗嚴重,壓力並未有所減輕,所以一時沒有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