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馬謖之死(1 / 2)

當日定罪之後,馬謖就被人押著南返。從隴右到南中,路途遙遠,一行人要經過武都南下先回到成都。

白水河畔的密林中,早就有一雙雙不懷好意的眼睛盯上了他們,看樣子人數還不少。為首的人,正是讓我們必欲除之後快而不得的氐王強端。

先前我們大軍走建威出祁山的時候,他們遠遠地逃到了陰平的深山裏。那時他本以為,曹魏國力強大,我們的北伐必然失敗,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回到武都繼續當他的氐王。可惜,人算不如算,我們最終,守住了街亭,擊敗了魏軍,在隴右站穩了腳跟。他想不通,這魏國兵將如雲,怎麼會就這樣敗給了蜀漢?其實,豈止是他,就連曹睿自己都沒想明白,從整個戰爭的走勢來看,先是街亭大破馬謖,再有箕穀擊敗疑兵,在陳倉更是差一點就把我生擒活捉,魏軍勝多敗少,占盡上風,偏偏就是差那麼一點點就可以全勝。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勝利確實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和僥幸成分在內。隻是,意外之中卻也蘊含著必然。

我們這次出兵,正趕上千載難逢的時機——曹丕新喪不久,雍涼二州守衛空虛,人心向漢,讓我們一戰而據三郡。從這一點上來,曹睿、曹真、張郃都沒有輸給我們,輸給我們的是夏侯楙。

從雙方實力對比看,自從我登基以來,一直在下大力氣積蓄糧草、操練精兵、勤修戰備。時間所限,我們的兵力並未增加多少,可是整體實力比起曆史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盡管比曹魏依然有很大懸殊,就算比起雍涼二州的兵力也毫無優勢,但以詳細的戰前方案、正確的戰略規劃、完善的情報構建輔助,這些都極大彌補了兵力的差距。

從曹魏戰敗,退出隴右起,強端就敏銳意識到自己處在了危機之中。他向東投奔曹魏的道路被阻斷,唯一能與曹魏取得關聯的就是西北方的隴西、涼州了。於是他一方麵派人與曹魏隴西、涼州守軍取得聯係,一方麵派人查探陰平、武都的情況。這時他手下的人馬已經從七八千銳減到隻有不足五千,其他人都投奔楊千萬去了。

馬謖一行剛進入武都境內就被強端的人發現了。他們急忙向強端彙報,隻有幾十人押著一輛囚車,看樣子囚車上的人很重要。強端以為是漢軍抓了曹魏的重要人物,於是親自來到白水河畔埋伏,希望能救了他以後經隴西、涼州作為去魏國的投名狀。

正午,強端正在樹蔭下休息,幾名屬下打探消息回來。

他急切地問道:“怎麼樣?”

“大王,東麵三十裏沒發現漢軍。”

“大王,南麵三十裏沒發現漢軍。”

“大王,西麵三十裏沒發現漢軍。”

“大王,北麵三十裏沒發現漢軍。”

“好,出擊,殺光漢軍,把囚車裏的人救了馬上走!”

饒是漢軍訓練有素,猝不及防之下麵對幾十倍的敵軍也難以抗衡,堅持了片刻,除了一人受傷跳入白水河,其他全部死於氐兵之手。

劫了囚車,強端帶領手下人馬向西狂奔幾十裏進入山林才放心停下來休息,並打開牢籠把馬謖放了出來。

強端問道:“你是什麼人?為什麼會被漢軍抓住?”

馬謖打量了一下,並未回答,反而是問道:“你就是武都氐王強端吧?”

一路上並未有人跟他話,而且自己一行穿著與漢人無疑,的也是漢話,強端心下駭然,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馬謖回道:“在這武都、陰平二地有這樣兵力還敢與我大漢作對的,除了你還有誰?至於在下,你或許聽過,大漢前中參軍馬謖。”

他見馬謖氣度不凡,見識過人,早就猜到不一般,此時聽來,更是吃驚。馬謖的名字,他倒也是聽過的,隻不過沒想到在這裏見到。他對馬謖:“果然是個大人物,隻是你怎會淪為階下囚的?”

馬謖從容回答:“我自以為是,在街亭喪師失地,罪有應得。”

強端:“你這身本領不是可惜了,歸順我吧,保你榮華富貴。”

馬謖像看白癡一樣看著強端,譏笑道:“我身為大漢將領,戰敗理應受罰,豈能因此投靠異族?更何況,你與我大漢為敵,以為還能活得長久?”

強端本來是一番好意,被馬謖這麼嘲笑一番,不由大怒,拔出刀架在馬謖脖子上惡狠狠地:“你不怕死?”

馬謖以前確實怕死,經過街亭一事,他早就做好了死的準備,隻是沒想到最終撿了一條命。經此一事,他早就心懷死誌,輕蔑的看著強端:“大漢隻有死的將軍,沒有降的將軍!”

逃回來給我報信的那個兵士,就是跳到白水未死的幸存者。

我聽到馬謖的死訊,勃然大怒。馬謖雖然言過其實,但確實足智多謀,做一個謀士綽綽有餘。我本來是想讓他跟李嚴、廖立一樣,發配之後洗心革麵,發奮上進將來能夠續用的。我思索了一會就明白了肯定是強端幹的,於是急忙召集諸葛亮等人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