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戰敗的消息傳到冀縣的時候,我悲痛欲絕,張苞、關興二人與我是發,是我的左膀右臂,張苞還是我的大舅哥。如今他戰死沙場,如果星彩知道了會有多難過?魏延大勝的喜悅瞬間被隴西的慘敗拉到穀底,我現在根本沒多餘的時間顧得上悲傷,更應該考慮的是怎樣挽救危局。張郃不應該在東線嗎,怎麼突然出現在隴西的?
我想不清楚,隻好急忙派人叫廖立、薑維、柳隱、張翼前來議事。
廖立一見到我就:“陛下,如今張將軍殉國,關將軍下落不明,西線戰局糜爛,當立即想辦法穩定局勢。不然,若張郃攻下石營、董亭,全據南安,則我軍與益州斷絕,便成為孤軍了。”
我想了想,:“朕不知道張郃是怎麼到這裏的,但公淵的有道理,不能坐以待斃,朕要親自帶兵去會會張郃。”
廖立急道:“萬萬不可!陛下怎可輕易冒險?更何況,冀縣乃我軍重地,不容有失,丞相臨走之時就有交代,陛下應緊守冀縣。”
可是,總不能放任張郃吧,在場的幾人裏,有誰是張郃的對手?如果是十幾年後,我相信薑維是敵得過張郃的。可惜,現在他還太年輕,而張郃成名已久,用兵老辣,機變百出。薑維、柳隱、張翼都算得上是青年才俊,但跟張郃比起來,還是不足。
我還沒想好,薑維、柳隱已經出列道:“陛下,末將願帶兵救援南安!”
我心中不斷盤算:薑維、柳隱二人都是文武雙全,智勇過人,所帶的又是精兵,如果隻是為了保住糧道,隻要不犯錯,張郃應該也拿他們沒辦法。
打定主意,我:“好,就由你二人前去。記住,你們依靠渭水防守,隻要別讓魏軍渡河即可。朕猜想,丞相的援軍六七日便可以趕回來。”
五千虎步軍和兩千騎兵,守住渭水應該不成問題。等到諸葛亮的援軍回來,就是跟張郃正麵交鋒的時候。
薑維、柳隱走後,我身邊隻剩廖立和張翼。張翼初來乍到,對於隴右的形勢還未完全熟悉,所以他沒有輕易請求出戰。張翼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有他在我也放心,不然我身邊就隻有廖立這一個文臣了。他雖然年紀不大,但曾為趙雲副將,連漢中之戰這樣關鍵的戰役都參加過,見識比起現在的薑維和柳隱還要更勝一籌。
廖立問我:“陛下,如今隴西被魏軍攻陷大半,襄武坐困孤城,萬一……”
我斬釘截鐵地打斷他:“襄武絕不會有失,朕相信仲允!”
自張郃擊敗關興、張苞,隴西北部盡皆落入魏軍手中,郝昭帶兵進圍襄武。遊楚積極籌備,整頓城防,安撫城內百姓,號召年輕男子協助守城。
郝昭以為遊楚曾與自己同朝為臣,交情不淺,又是迫不得已降漢,隻要自己出麵找遊楚襄武就會輕易可下,於是親自到城下勸降。但是,遊楚嚴詞拒絕,讓郝昭十分意外。
郝昭問道:“仲允,你食大魏俸祿十幾年,還比不過偽朝一年嗎?如今大將軍親提二十萬大軍西進,蜀賊已經時日不多,何必要為他們白白送死呢?”
遊楚在城頭對郝昭大喊:“郝伯道,你我如今各為其主,往日情分恩斷義絕。遊楚做官,不求功名利祿,隻希望百姓安居樂業。自陛下入主隴右以來,漢夷和睦,民心安定,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牧者有其畜。假以時日,下大同不再是空談。如今,這個局麵被你們破壞了,你們就是我的敵人!”
遊楚雖然是文職,但這個時代的士人都是以出將入相為目標,他的手上功夫也不弱。郝昭、遊楚二人知根知底,誰也奈何不了誰,這對於守城一方無疑是有利的。
薑維、柳隱到達新興一帶渭水南岸時,匈奴騎兵已經在搭浮橋準備渡河。柳隱立刻帶領騎兵衝上,薑維指揮虎步軍列陣弓弩齊發,將匈奴騎兵逼回了北岸,並順勢把浮橋燒毀,而後雙方隔著渭水對峙。匈奴人屢次想渡河南下,但因為漢軍防備周密,都未能得逞。隻是,匈奴騎兵來去如風,人馬足有上萬,漢軍隻有兩千騎兵,薑維除了緊守之外無計可施。
雙方苦戰一,晚上休整的時候薑維對柳隱:“休然,你有沒有發現今我們打了這麼久,竟然沒發現張郃的旗號。”
柳隱也早就隱隱感覺到了不妥,聽薑維這麼一才恍然大悟:“是啊,張郃不在這裏,明他有更大的圖謀,會是什麼呢?”
薑維驚呼:“能夠讓張郃放棄截斷我軍糧道的目標……糟了!是冀縣,陛下!”
攻下中陶之後,張郃留下匈奴人馬南下攻掠,自己親率五千騎兵疾行一日,奔襲冀縣。幸虧廖立、張翼機警,在薑維、柳隱走後就關閉了城門,進入戒嚴狀態。可是,冀縣兵力隻剩三千,而張郃不知道從哪裏源源不斷得到支援,兵力很快超過了一萬。我急忙派人去給諸葛亮和薑維送信,讓他們盡快擊敗敵軍回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