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末路(1 / 2)

跟張郃的人馬相比,柳隱所率領的騎兵雖然人數少,但都算得上是生力之軍。柳隱的武藝,不在馬岱之下,他揚鞭躍馬,長槍揮處,帶起一陣陣血花,如雲霧飛濺,眨眼間已經收割魏軍亡魂不下十人!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當這個人是軍中主將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所謂一人必死,十人不待;十人必死,百人不待;百人必死,千人不待;千人必死,萬人不待;萬人必死,橫行下。這樣的用兵之法,是我一直追求的,所以我不遺餘力地訓練精兵,提拔將領,不斷激勵他們的鬥誌。當所有人在將領的帶動下都齊心協力,眾誌成城,那他們就會變成一條戰無不勝的鋼鐵巨龍。也許很多人以為戰場之上,靠的是高超的謀略,個人的勇武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可是,在冷兵器時代,一個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猛將是戰場的絕對寵兒,他們無堅不摧,攻城拔寨,槍林箭雨麵前眉頭都不皺一下。將為兵之膽,所以跟隨這樣的勇將,士兵也變得無所畏懼,無論麵前是刀山火海還是萬丈懸崖,都能迎頭而上,將一切蕩平。

呂布、黃忠就是其中佼佼者,他們論均略算不上多出色(並不是他們平庸,隻是單純以謀略而言,當時比他們強的人很多),可是當他們出現在戰場上,所有的對手都要望而生畏。他們悍勇絕倫,武藝高超,擁有靈敏的戰場嗅覺,士兵跟著他們,就變成一群滿口尖牙利齒的嗜血餓狼,不把對手撕得粉碎誓不罷休。

臨事設計,當敵陷陣,勇略冠軍!

柳隱,也是一個這樣的人,我很慶幸手下有這樣一員得力幹將。武騎軍在他的帶領下,個個如狼似虎,衝入魏軍陣中,一口一口咬在驍騎營本已孱弱的軀體上。千裏奔襲,最終演變成了一場獵物追逐戰。他們咬下一口,並不急著全部消滅他們,而是把他們丟在一邊繼續纏上去撕咬。被他們咬下來的那些,都被後麵慢慢行進跟上的馬岱部消化、吸收了。

一路跟隨,就靠著這麼一點點蠶食,驍騎營人馬被柳隱他們吃掉了不下兩千人。憋屈、憤怒、不甘充斥著全軍,驍騎營什麼時候打過這種仗?泥人還有三分土性,何況是名動下的精銳驍騎營。

眼見已經越來越靠近涼州地界,秦朗自忖應該不會再有被包圍的危險,於是讓夏侯儒護著張郃先退,自己要留下帶領驍騎營與柳隱、馬岱決一死戰。

夏侯儒聽後勸道:“元明,此時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時候。馬上就要回到涼州,將士們已經很疲憊了,我們休養生息,整軍再戰。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秦朗咬牙回答:“陛下信任我,讓我統領驍騎營,這支精兵的威名不能毀在我手裏。蜀賊欺人太甚,先前隻是因為在蜀賊的地方,怕被包圍我們才無心戀戰。如今到了我們的地盤上,不好好教訓一下他們,隻怕今後驍騎營再也抬不起頭來。”

秦朗並非不學無術的二世祖(畢竟曆史上也是帶領驍騎營北上討伐鮮卑大勝的人),雖然他能到如今的位置一部分是因為曹睿喜歡他,但身為軍人,他也有自己的榮譽感。夏侯儒拗不過他,隻能帶領百餘人護著張郃先撤。

送走了張郃,秦朗命人將令旗一揮,大吼道:“驍騎營的勇士們,你們是下最勇敢的士卒,曾經蜀賊隻是你們的手下敗將,如今我們卻被對手追得惶惶如喪家之犬。你們甘心嗎?”

驍騎營中有不少是虎豹騎的老兵,聞言想起了曾經那段無敵於下的光輝歲月,熱血沸騰,喊道:“不甘!不甘!”

秦朗問道:“那我們應該做什麼?”

“殺光蜀賊!殺光蜀賊!”

“好!驍騎營,隨我殺敵!”

震的喊殺聲響徹大地,讓漢軍聽聞不免心悸,驍騎營突然返身殺回,連柳隱都大吃一驚:“這支早已毫無鬥誌,看起來隨便揉捏的軍隊怎麼突然間變得戰意高昂!”

知恥而後勇,現在的驍騎營,已經不是先前那塊任人宰割的肥肉,而是一頭因受傷被激起怒火的猛虎。他們嘶吼著,叫囂著,將全身的力量都釋放出來,沒有任何雜念,一心隻想將眼前的敵人殺死,殺得粉碎。因為他們羞辱了自己,羞辱了這支充滿光榮過往、曾被叫做虎豹騎的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