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木牛流馬(2 / 2)

黃月英責怪道:“就知道想你的軍務,連陪孩子都這麼不用心。”

諸葛亮訕訕一笑:“為夫畢竟身為丞相,身負十幾萬大軍的生死,豈能掉以輕心。我看果果玩的木狗,突然想起來,當年第一次去你家時竟然有一頭木驢在拉磨。夫人的機關之術下一絕,如今隴右大軍的糧草全賴漢中供給,可是自漢中北上一路多山地,車馬難行,若能仿照夫人的木驢、木狗造一器物,大量趕製,則我軍日後再無運糧之虞。”

黃月英:“這件事還能難倒我們的諸葛大丞相?當年你第一次來我家的時候不就一眼看出了其運行機理,並且回去自己也做了一個嗎?當年南征之時,你造的那吐火木獸可比我的木驢強多了。”

諸葛亮:“那不一樣。秦川地形複雜,不像是在平地那樣簡單,便是木驢、木狗、木獸能造出來也難以在上自如行走,還需要多花些心思。”

接下來的數,夫婦二人幾乎每日都把自己關在書房中探討,耗費了無數的筆墨紙張,終於構思出了一種新的木獸,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頷中,巨大的牛腹可以運送一個士兵一年的口糧,他們夫婦二人取名木牛。

圖紙畫好了,他們立刻找來工匠打造,帶到山地上試用,果然發現木牛在山地上也能自如行走,一頭木牛一日可以行進數十裏,而且不需要花費隨行之人太多的力氣。隻是,這木牛也有一個弊端,因為體積巨大,打造艱難,所以宜可大用,不可使。

怎樣才能彌補木牛的缺陷呢?

黃月英對諸葛亮:“秦嶺之中,很多山頭看似相隔不遠,但想要到達卻要花費數日之久。便是再靈便的機關器械,也無法輕易通行。若想快速到達,不若搭橋。”

所謂橋,即是在兩座山頭之間搭索道,利用索道滑躍運糧,可以彌補木牛不能使用的狹窄地形。而且,在群山之中索道比起任何機械都要省力。本來想要在山間架設索道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無當飛軍關於翻山越嶺,諸葛亮又專門給他們做了一種獨特弩機,可以通過射出的箭頭帶出細繩,而後拖動更粗大的繩索到達高處,並連接滑輪。索道加起來之後,在險峻的山間狹窄地形便可以用木箱裝運糧草,如同流水一樣快速傳送到下一個地點。當運行起來的時候,架在索道上的糧箱就如同一匹匹在空中飛奔的快馬,故被稱作流馬。

這木牛流馬,後世曆來眾紛紜。有的人把它誇大成永動機,無力自行;有的人則隻是它是對獨輪車的改進,不值一提。其實,這其中隻是利用了機巧之術,能夠最大節省人力,沒有那麼玄,卻也絕不平凡。魯班、諸葛亮、祖衝之等人都擅長此術,故在木牛流馬失傳多年後,祖衝之複原了木牛流馬並受啟發打造了千裏船(《南齊書·祖衝之傳》中記載:“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又造千裏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裏。”)。

諸葛亮讓人飛鴿傳書,將書信並圖紙送到漢中。我收到後,立刻交待蒲元率領門下底子按照信上所言打造木牛流馬,並在造出第一批後就立刻開始啟用,配合在秦嶺中鋪設索道的虎步軍將士,用新法運糧。隨著造出的數量日漸增多,加上人力的輔助,漢中往隴右運糧的效率提高了數倍之多。這樣一來,不但徹底解決了運糧艱難的問題,還為日後從隴右出兵征討涼州、關中打下了堅實基礎。

諸葛亮與黃月英日夜都呆在一起,耳鬢廝磨,幾個月後竟然發現黃月英身懷有孕,實在是意外之喜。當消息傳到漢中的時候,我也替諸葛亮高興,夫妻二人這麼多年,沒成想老來得子。不久,發生了一件更讓我開心的事,算是雙喜臨門,星彩也再次身懷六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