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當年陳宮因為曹操一句“寧教我負下人,休教下人負我”而棄曹操而去後,投奔知交好友陶謙,在陶謙麾下做了一名從事,這一日聽聞曹操起兵報仇,欲盡殺徐州百姓,於是連夜騎馬出城,日夜兼程前去拜見曹操。
經過五五夜的長途跋涉,眼中布滿血絲,一臉憔悴的陳宮終於趕到曹操的大營,曹操知道陳宮此來是為陶謙作客的,本來不想見他,但又抹不開昔日陳宮相救的恩情,隻得讓人請他入帳中相見。
陳宮入得帳來看到穩坐帳中的曹操,上前兩步拱手施禮道:“今日聽聞明公盡起大軍臨徐州,報尊父全家被害之仇,所到之處欲盡殺徐州百姓,某陳公台不才,特前來向你進言。陶謙他乃是一個仁人君子,並不是好利忘義之人;尊父全家遇害,乃是都尉張闓見財起意,不是陶謙下命令讓他做的,因而陶謙他並沒有什麼罪過。況且州縣的百姓,與明公你有何冤仇?你卻要把他們殺光,所以我希望孟德你三思而後行,不要鑄成大錯。”
曹操勃然大怒指著陳宮的鼻子道:“那日你陳公台棄我而去,今你又有何麵目前來見我?陶謙殺我父親全家,我曹孟德發誓當摘其膽剜其心,以雪我心頭之恨!陳公台你今日為陶謙前來勸戒我,如果我不聽你的勸,你又當如何!”
陳宮見服不了曹操,隻好告辭離開,出了曹操的大營陳宮仰長歎道:“我陳公台也沒有麵目再見陶謙了!”於是騎馬投奔陳留太守張邈去了。
曹操在陳宮走後,盡起十萬大軍向徐州進發,所過之處,殺戮四方百姓,到處挖掘他人墳墓,其惡行令人發指。
陶謙在徐州,聽聞曹操起軍報仇,殺戮百姓,仰大哭道:“我陶謙獲罪於,致使徐州之百姓,遭此大難!”於是急忙召集眾官商議。
曹豹道:“曹操的大軍既然已經來到,我們豈能束手待死!我願助使君破他。”
陶謙萬般無奈之下,隻好率兵出城迎戰曹操的大軍,遠遠望見曹操軍中的士兵皆著白衣,中軍豎起白旗二麵,上書報仇雪恨四個大字。
兩軍列開陣勢,曹操縱馬出陣,身穿縞素,揚鞭大罵。陶謙也騎馬馳出本陣,在馬上對曹操欠身施禮道:“我陶謙本來想結交明公,所以才派都尉張闓護送。不曾想張闓他賊心不改,才導致此事發生。實在是與我陶謙無關啊。還望孟德你明察。”
曹操大罵道:“陶謙你個老匹夫!殺我父全家,今還敢如此狡辯亂!誰與我生擒陶謙這個老賊?”
夏侯惇應聲而出。陶謙慌忙調轉馬頭回歸本陣。夏侯惇騎馬趕來,曹豹一拍跨下戰馬,挺槍衝出本陣,一槍直刺夏侯惇前胸,夏侯惇側身讓過槍尖,同時手中長槍一撥,架開曹豹的長槍,兩馬相交而過。
這時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吹得人睜不開眼睛,兩軍的士兵均站立不穩,東倒西歪,戰旗也被大風刮倒一片,兩軍軍陣頓時大亂,無奈之下雙方隻好各自收兵。
陶謙率兵回城,與眾人商議道:“曹操兵勢強大我們恐怕不是對手,不如我自縛前往操營,任其剖割,也好救徐州一郡百姓之性命。”
話音剛落,一人走出來道:“府君久鎮徐州,人民感恩。如今曹兵雖然人多勢眾,但是一會兒半會兒也攻不破我們徐州城。府君隻要堅守不出,某雖不才,但也有一策,管教曹操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