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劉備援孔融(1 / 3)

宋師道在糜竺的殷勤陪伴下,率領五萬五千大軍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徐州城外三十裏安營紮寨。

曹操見車騎將軍宋師道的冀州大軍到來,忙派大將於禁率領一萬人馬擋在宋師道的冀州大軍和陶謙的徐州城之間。同時鳴金收兵,不再攻打徐州城,害怕宋師道的冀州軍從後掩殺。

這時又有一支人馬到來,原來是北海孔融的援軍也到了,領兵大將赫然是劉備劉玄德、關羽關雲長、張飛張翼德三兄弟和北海太守孔融。

且這北海孔融,字文舉,魯國曲阜人也,孔子的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之子。自聰明,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光吃的,不吃大的。

孔融回答:“我年齡,食量,按道理應該拿的吃。“由於孔融這麼聰明早慧,很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都認為他是一個奇才。”

孔融十歲的時候,前去拜見河南尹李膺,門人見他年齡,故意為難他不讓他進。孔融對門人:“我乃李相之通家。”

這才得以入門見到河南尹李膺,於是李膺就問他:“你的祖上與我的祖上有何親啊?”

孔融回答道:“昔日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那我孔融與您豈不是有通家之好嗎?”

李膺聽到孔融此言大感驚奇。少頃,太中大夫陳煒到訪。李膺指著孔融道:“這個家夥乃是一個奇童。”

陳煒看了孔融一眼道:“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就聰明。”

孔融立即接過話茬道:“正如君所言,我現在一定很聰明嘍。”

陳煒和李膺頓時笑了起來道:“這子長大,一定不同凡響,必成大器。”孔融自疵名。長大後先為中郎將,後累遷至北海太守。

孔融極為好客,常:“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我之願也。”孔融在北海六年,經常接濟生活困難的百姓,因此很得民心。

一日孔融正與賓客對坐飲酒,忽然下人跑來稟報,黃巾賊餘黨管亥領數萬黃巾賊殺到城外。孔融大驚,急忙點齊本部人馬出城。

管亥騎馬出陣大聲喊道:“我聽北海糧草頗豐,如果你們肯借糧一萬石給我,我管亥這就退兵;如若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道:“我乃大漢之臣,守大漢之地,豈能把糧米給你這些賊寇!”

管亥一聽孔融所言頓時大怒,拍馬舞刀,直取孔融,孔融手下校尉宗寶挺槍躍馬衝上前來,手中點鋼槍直刺管亥的咽喉,管亥的大刀直斬宗寶的槍尖,“當”的一聲斬在點鋼槍上,兩匹戰馬交錯而過。

宗寶這時隻感到雙手發麻,顯然自己的力量上比不過管亥,兩個人勒轉馬頭,再次向對方衝去,管亥大刀從上往下狠狠劈向宗寶的腦袋,宗寶架槍相迎。

管亥的大刀劈在槍杆上,順勢在槍杆上一掃,大刀在槍杆上擦出一溜火花斬向宗寶握槍的左手,宗寶連忙鬆開左手,變成單手持槍,兩馬交錯之際,管亥雙手一擰,大刀回斬,宗寶猝不及防之下,被管亥一刀砍下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