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年輕女孩純潔心靈的帶動,張玉吉幾乎適應了新的身份。他們就讀的中學在村委會駐地,山腳一處平壩上,是方圓唯一一所初級中學,署名“曆山中學”。
在路上,兩人打鬧耽擱了一段時間,到教室的時候,教室裏已經坐滿了人,隻有個別位置還空著。教室裏的布置很簡單,並排三張一溜十個的桌子,一張桌子坐兩人。
兩人的進門沒有引起大範圍的關注,隻有個別幾個貪玩好動的男生,抬頭看了一眼從門口進來的張玉吉倆,然後裝作若無其事的繼續書。其他人都認認真真看著課本,隻有他的同桌擠眉弄眼的對他打著招呼。滑稽而又熟悉的畫麵,張玉吉會心一笑。
同桌是一個臉型很瘦的男生,很有才華,話也比較多,字也寫得很漂亮,梳著一順的二八分,看起來比張玉吉帥氣了很多,班級裏的黑板報大多都是由他包場,曾經的張玉吉認為自己的畫作的也不錯,心下時常憤憤不平。
坐下沒幾分鍾,老遠便看見班主任老師雙手背後,悠哉悠哉向著教室而來,胡亂拿出挫的不成樣的英語書,鋪在課桌上,心情格外激動。
班主任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瘦高男子,名叫張效奇。他每都會掐著秒表走進教室,第一隻腳踏進教室的那刻,上課鈴聲會準時響起,所以在他後麵進教室的學生都被算作遲到。
經常穿一件長袖白襯衣和黑褐色的西褲,背著雙手或者捧著一個裝滿茶水的鋼化玻璃杯。從進門左邊的行道走到教室的最後,再繞到右邊的行道,兩隻眼睛如鷹眼般掃視著教室的各個角落,將每個人的表情看在眼中,這樣走上兩個來回,複又回到教室外。這個時候,同學們都能聽到他腳上的皮鞋踏著強烈的節奏感,在坑窪的教室地麵留下一串腳印,有調皮的同學就會隨著聲音左右搖擺。
在張玉吉的感覺中,他的課講得通俗易懂。而且很多時候,都會想辦法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幫他們消化知識,在他的課上會不時傳出笑聲,同學們上他的課也是很輕鬆愉快,他教的是數學和幾何。
張效奇和往常一樣巡視著班級,當他走到第二圈的時候,突然發現一位在他看來學習成績中等,但還算刻苦的學生,拿著手上的英語書,眼睛直勾勾的看著,異常專注。
然而今他發現,這個孩子和往常不大一樣,身上透露出一股自信,沒有一直以來的懦弱和彷徨麻木。最關鍵的是,今他居然在發呆,而不是認真的看書,因為他兩眼透著無神,甚至英語書倒著拿都沒發現。一直以來,他隻要看到這孩子專注背誦英語的樣子,都會搖頭歎息他命運的不羈。
張玉吉的英語很差,每次考試都是班裏墊底的。自學習英語以來,從沒有那一次過了40分這個大關。其實他自己也很納悶,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因為第一次接觸的原因很是新奇,所以他拋開了其他所有的課程。隻要是自習,他都會拿著英語書翻看或者背單詞。可不管他怎麼努力,當記下的詞彙到了第二就會忘得一個不剩。
長時間形成的習慣,讓張玉吉本能的掏出英語課本,而張效奇的感歎也來自於他的英語,一個其他科目不錯甚至可以很好的孩子,有很大希望上個好一點的大學,卻因為蹩腳的英語或被夭折。
起張玉吉的英語,又不得不他的英語老師,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胖子,中專文憑,長著一張厚唇大嘴,大腹便便的模樣,姓宋名富,人送外號“宋做福”。
為什麼是這個外號,是因為他的課上沒有什麼新鮮的節奏,這時候的一堂課是45分鍾,每堂課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領著學生讀單詞、課文,最後剩下的時間自己複習剛剛學到的詞彙,他在走廊裏散步,風雨無阻。年少無知的少年對這樣的上課方式喝彩連連,因為不用發愁老師的提問,同學們可以盡情享受自由的樂趣,作威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