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一條沒人走過的路(1 / 2)

李子明在接受基地的醫生不厭其煩的詢問開導的同時。

特戰中隊這邊完成了對戰場的清理,經過戰場的檢查發現,這位來支援的戰鬥機飛行員的技術簡直好到爆炸,一發導彈幾乎是剛剛好籠罩在人群的中心點爆炸。航炮的彈痕現實這位飛行員的幾次壓製設計幾乎都是在配合特戰中隊的前進。這位戰鬥機的飛行員一定是一位戰鬥經驗極其豐富的老兵。

跟特戰中隊的稍微放下心的輕鬆表情不同,宋院士的臉色不算好看,不是因為遇襲。當宋院士作為一個軍工方便的專業研究人員以來。這種暗殺,下毒,甚至是綁架都已經經曆不少了。海對岸的那個國家可是一直宣揚華夏威脅論,每年派往華夏的地下工作者可不知道多少。

隻是這次遇襲實在是太巧了。自己剛離開研究基地沒多久,就準確被人伏擊。這隻能明一個事情。自己身邊有叛徒。能知道自己準確出行空間的人,除了自己身邊的這些戰士,隻有自己的幾位學生了。可是自己自認對學生不差,自己已經老了,未來國家還不是靠這些新一代的科研人員。真是,讓人痛心。如果不是剛好前端時間國家的量子通信技術突破,自己怕是隻能交代在這裏了。想想還在基地進行收尾的幾個學生,宋院士的心裏很難過。無論怎麼樣,自己把心理的猜測和自己的警衛員一下。至於那幾個學生,哎。

在中部最高作戰指揮中心,充滿現代化氣息的顯示屏上,紅色的警報色消失了,這次的作戰指揮員呼出了一口氣。宋院士隸屬於紅色保護序列,這次收到遇襲的信號,指揮中心立刻就調整了衛星監視戰場,並且將附近最近的戰鬥機派遣過去支援。好在院士身邊的戰士也很英勇。隻是…看著屏幕上遠紅外反饋,無線電通訊傳來的消息,又有戰士犧牲了。和平,從來都隻屬於無憂無慮的民眾。在民眾們不知道的地方,戰爭一直存在。

李子明在經過感覺是最漫長的心理疏導以後,終於被放了回去,但是還是有一位夥要隨時跟著李子明,記錄李子明的生活情況,確認沒有問題才能繼續飛行。這個時間短則三五,長則一兩月。李子明在這個期間也別想繼續飛行。被暫時性停飛!這才是最讓李子明可惜的地方。不過可惜是可惜,李子明能理解這一套程序的嚴謹和不可拒絕。

算了,正好乘著這段時間好好研究怎麼盡快完成坑爹係統發布的任務。

戰鬥機的外形已經在超級實驗室裏測試通過了,但是機翼邊緣的可動性變壓片,隻能等國家的多軸連動機床設計出來才能製造。武器方便不用考慮,雷達的話的,直接用滅-0的也行。畢竟滅-0是絕對的四代機。航電係統華夏方麵記得有一位很出名的梁總師有研究。可惜自己接觸不到他。

發動機方麵已經有了頭緒,這次乘著強製性停飛,再好好思考。於是李子明來到了自習室,帶著自己的厚厚的書和草稿紙,一邊走腦海中使用超級實驗室模擬,一遍在草稿紙上記錄每一次實驗。

首先,推力一定要達到0噸,否則無法連續超音速巡航。還要有良好的低紅外特征和雷達信號特征,不然無法保持隱形。風扇的話,模仿FF19用級軸流式。無進口導流葉片。風扇葉片為寬弦設計。不。自己怎麼沒想到,憑借自己的確無法完成整個發動機設計。但是有一個人肯定了解這方便,李威李總師,自己有係統的分析論證指引,肯定對他的設計有啟迪。

李子明興奮的回到宿舍,從自己的抽屜裏翻出上次李總師給自己留下的電話。興衝衝的跑去找長官報備以後,給李總師撥打了電話。在電話裏,李子明自己有了新型航空發動機的設計方案,但是不成熟。想和李總師請教一下。

李威雖然已經是四十歲出頭的人,但是對後輩一向和藹,在仔細詢問李子明的設計方案以後,認定李子明有獨特的設計賦,李子明提出的每一項技術的可能性在李威看到都十分可行,而且上次的材料也是李威決定給個機會的原因。在讓董誌強長官通話後,李子明乘坐直升機來到了成飛設計所。

成飛設計所占地麵積十分廣大。畢竟是生產滅-10和滅-0的地方。整個基地的戒嚴情況不會比1746基地低,甚至猶有過之。在李威的工作室裏,李子明將自己帶過來的發動機設計草稿給李威過目。李威將每一個記錄都仔細看過,甚至打開了兩台電腦隨時計算標注的數據。推力設計可行,材料未解決,李子明上次發現的材料是否可以使用未知,先標記著下來,燃氣室設計完美,可行性很高,但是這個金屬材料合成很困難,先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