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不恥(1 / 2)

廢除更戍法,按理說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樞密院才對,但是最先跳出來表示反對的卻是保守派官員。反觀樞密院的樞密使文彥博以及樞密副使王韶等人卻是不動聲色,這讓在場的官員乃至趙頊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但在朝堂上,沒有人會把心中的說出來,他們隻會暗中更加留心。因為他們清楚,在這個朝堂上,任何一絲不同尋常的情況背後都可能是深不見底的陰謀或者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利益交換。

趙頊同樣也對這個情況感到意外,不過他心中更多的其實是慶幸,慶幸自己提前安排吳充進行了此次試探。自王安石罷相出判江寧府後,趙頊心中便給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員的立場畫了問號!其中同樣包括原本明確表態的保守派、改革派官員。

在趙頊心中,王安石雖然在性格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點,包括他的新法也不一定十全十美,但王安石確實是改革派最重要的靈魂。王安石罷相,改革派的靈魂便散了,原本政見便有分歧的改革派幾位核心官員也是貌合神離,中下層官員更是成了一團散沙。

而保守派人物中,也有部分官員隻是因為王安石的一意孤行而反對新法,這些人在王安石罷相後對新法的態度便偏向了中立。

原本,趙頊與吳充計劃唱一出雙簧,試探一下百官尤其是樞密院官員對廢除更戍法的反應。雖然沒有達成目標,但最後保守派右派這些堅定份子跳出來極力反對廢除更戍法的舉動卻是給了趙頊一份驚喜。

樞密使文彥博原也是保守派官員中的一員,在王安石主持變法的時候他更是反對變法的急先鋒。文彥博曾經在這座大殿上不知道為了變法之事與王安石發生了多少次衝突,兩人之間的關係甚至一度緊張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但自王安石罷相後,文彥博反對變法的態度卻是沒有之前那麼堅決。某種程度上,文彥博的變化與範純仁的變化極為相似。

通過廢除更戍法之議的這次試探,起碼讓趙頊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保守派右翼正向文彥博、王韶等人示好。這起碼說明文彥博的立場與保守派右翼分子的立場已經產生了分歧,保守派右翼背後的人正在極力拉攏文彥博、王韶等人。

“老師之前說,陛下之前已經改革了通進銀台司。如果不出他所料,陛下最近應該是計劃對樞密院進行改製,讓我密切關注。今日,這吳充提出廢除更戍法必定是出自陛下授意,這肯定是陛下要對樞密院動手的前兆。我今日破壞這廢除更戍法動議,一方麵可以破壞陛下的計劃,另一方麵更可以示好文彥博,老師知道了想必也會讚同我今日之舉吧!”回到原位的王力表麵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洶湧澎湃。

“吳充這老東西真能裝,我這簡單幾句話要是真的能把他氣暈,那這老東西早不知道被王介甫給氣死多少回了!”同樣回到原位站定的刑部尚書李常心中腹誹著,不時鄙夷的暼向麵無表情的兵部尚書吳充。

沒錯,吳充剛才的暈倒確實是裝的。時間回到吳充與李常準備爭辯之時。當時,吳充手指著李常正準備與他理論,突然看到趙頊隱晦的向他示意放棄爭辯放棄廢除更戍法這個動議。在那樣的緊急關頭容不得吳充想為什麼趙頊讓他放棄了,也讓他實在想不出什麼更好的方法了,隨後他靈機一動想到了裝作被氣暈過去這一招。然後才有了大慶殿上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