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承彧與南宮洺悅紛紛被關進了九幽台中已有數日,這些日子外頭倒真是熱鬧非凡。

蕭承軒新皇登基,東麓國重現了以往繁榮之象。隻是,這後宮的位分一事,尚未定下來。

關於立誰為皇後,朝中有些許太後一派的大臣似乎頗有微詞,認為南宮洺熙從前雖是楚王妃,可而今卻著實不大適合再冊封為皇後。

這些日子蕭承軒為著立後一事,也頗為頭疼。在他心裏,南宮洺熙自然是皇後的不二人選。可議事時,首先是外祖家的幾位親眷出來道,南宮洺熙此前差點成了蕭承彧的皇後,且不知其前兩年在宮中是否與蕭承彧有了夫妻之實。總而言之,便是不同意讓南宮洺熙成為皇後。

再就是被孟家買通的幾位官員,更是紛紛附議。

直至朝會結束,這件事也沒能定下來。而彼時,蕭承軒早已沉下了臉,宣布退朝。

哪知退朝以後,他那位好舅舅孟立誠又私下裏見了他。

“皇上,您可千萬不能再步了那蕭承彧的後塵,一心隻有美人啊。”

這言下之意便是南宮洺熙就是個紅顏禍水,皇上千萬不能一意孤行立她為皇後。

蕭承軒自然是聽出來了,立馬道:“舅舅的意思是,朕的洺熙是紅顏禍水嗎?”

孟立誠立馬跪下了,說道:“臣不敢。”

“那舅舅的意思,便是要朕立孟嵐為皇後了?”

說起這個,蕭承軒心中便一肚子的火。若非孟嵐此前在安兒麵前說了不少南宮洺熙的壞話,而今又怎會讓他們母子生分至此。而今若不是有母後撐腰,他早就想找孟嵐算一算這筆賬了。

孟立誠聽了嚇得一哆嗦,這事他雖想過,可他心裏也明白,他這個外甥心裏根本就沒有自己的女兒孟嵐。立後一事,隻怕是有些難。

可轉念又一想,隻要太後那邊堅持不同意立南宮洺熙為後,恐怕皇上也是不敢違背太後的意願的。

隻可惜,他的如意算盤又要落空了。

孟家的勢力畢竟敵不過南宮家在朝中的勢力,且南宮家又在此前幫了蕭承軒的大忙,朝中諸多大臣也都是看在眼裏的。

且如今孟太後身體也大不如前,著實是左右不了什麼。孟立誠也隻能是急在心裏,卻無能為力。

倒是孟嵐,她絲毫不著急,那日孟老夫人進宮探望,她竟道:“祖母急什麼,即便我現在當不了皇後,且無子嗣。但隻要太子還能似從前那般親近於我,那麼將來得勢的依然是我。”

她口中的太子,自然就是安兒。自蕭承軒登基之後,便立馬冊封了蕭辰安為太子。在這件事上,群臣倒是出奇的一致。

“可是,畢竟南宮洺熙才是太子的親生母親。隻要假以時日,難道太子他還會不知道親生母親的好麼?到那時,他又怎會再記得你對他的撫育之恩。”孟老夫人很是焦急地說道。

“不會的,我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的。”孟嵐斬釘截鐵道。

在她的心裏,早已產生了一個念頭,那便是,殺了南宮洺熙。隻要南宮洺熙死了,即便是她自己當不了皇後,也再無人能夠威脅到她的地位了。

隻是,又要如何才能殺了南宮洺熙,孟嵐確實不知該從何下手。

然那立後一事,孟立誠堅持了幾日後,便作罷了。畢竟,隻要是蕭承軒堅持的事,最終還是無人能夠反對得了。

就這樣,南宮洺熙被封為了皇後,而孟嵐則被封為重華宮淑妃。

日子本該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下去,可蕭承軒想著那蕭承彧一事還未了結,便再次在朝會上提及這事。朝中又是說法不一。

大臣們被分為了兩派,一派認為蕭承彧此前殺父奪位,確實不可原諒,自然應當處死。而另一派則認為,他如今從一個皇帝貶為庶人,已經受到了懲罰。更何況,當初奪位也是事出有因,還是留其一命,也可顯出當今皇上的大度。

前者自然是孟家人,還有部分依附於孟家的大臣。而南宮家倒是聰明的很,在這件事上,概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