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六連灘(2 / 2)

而什麼叫沉積床呢?

簡單可以看做河道拐彎的地方。

河道拐彎,水的作用力會讓鵝卵石和泥沙大量沉積,而且隻會沉積到一岸,所以量比兩岸的衝積床,更大得多。

一道彎沉左岸,再拐一個彎又沉右岸,這樣子。

這些彎彎繞繞,所謂九曲八彎成金坑,不論淘金,還是采沙來講,河道的灣流都要越多越好。

好比他們行走的這條河道,三天以來,在這十多公裏長的河段上,總共找到5塊河灘。

和第一天找到的那個灘塗一樣,5塊河灘,試洗了一番,都有金。

可是開采的難度,卻是一個比一個高。

含金量的多少?卻是一個比一個低。

有個簡單的道理,下遊的沙子,那必定是上遊衝刷下來的。

範陽和缺一門,兩個外行,想當然的就以為,上遊的金沙,肯定比下遊更多。

卻被趙光明潑了一瓢冷水。

事實恰好相反。

下遊的含金量,通常比上遊的更高,而且高得多。

為什麼呢?

首先是河沙的含量多少有關。

因為大塊的鵝卵石,在前麵幾個灣流就被攔下,前麵的灣流幅度不大,呈波浪形的環環繞繞,一共5個灣流,才形成一個天然的純沙床。

而到了最後那個灣流,也就是範陽他們淘過了一遍的老坑,河道拐彎的地方,有110度角,差不多一個直角形的拐彎了。

沙子到這,才站得住。

堆積竟然達到了6米深厚。

越堆得深,金沙的沉積就會越多。

對於淘金或者采沙來說,這種地形無疑是最好的。

前麵的灣流太少,那麼這種地方,就不是純沙床,而是鵝卵石灘了。

如果隻有兩三道灣流,前麵的鵝卵石被阻擋得不夠幹淨,采出來的就是連砂石。

河道的蜿蜒,也是種天然的淘洗過程。

而越往上走,沙層的堆積就越淺,後麵找到的幾個河灘雖然都有金,但沉積得不夠深,最多兩三米,還一鏟子下去,大半都是連砂石。

靠人力挖掘,難度提高了不止一點半點。

要再像那個老坑一樣,挖出一個深達6米的坑,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人的心情既興奮,又忐忑。

一連尋到5塊河灘,都有金。

雖然開采的難度大,隻要肯吃苦,大不了收獲差一點,明年再幹兩三個月,旱澇保收還是可以的。

還有一點,這整條河段,必定有條金脈,是確定無疑了。

但長達十多公裏的河段,到底哪裏才是礦床?還無法判斷。

同樣是那個很簡單的道理,下遊的沙子,那必定是上遊衝刷下來的。

走到哪個地方,河裏的沙子,沒有金了,反而就好判斷了。

掐頭去尾,多少能夠減少一些判定範圍。

到時候趙光明還有一手觀山望形的本事,有很大概率可以判定大概的礦床位置。

卻不料一直快走到山腳下,一連找到5塊河灘,都還有金。

那就意味著原始礦床,還要繼續往上。

難道真要深入紮金山內部?

所以三人是既興奮又忐忑。

這個時候,趙光明居然叫著退回去?

怎麼可能?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5595/471309354.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