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強弩之末(1 / 3)

新星號的前主炮突然噴射出金色的光焰,間隔不到零點一秒,對麵的西斯帝國戰艦便是突然一歪,飛行姿態瞬間失控,向著左側傾斜。為了糾正飛行姿態,飛船開始不自覺地偏航。在完成了一個接近九十度的轉彎之後飛船左側的下方突然打開了兩個大型噴口,藍色的等離子火焰從其中噴出,迅速讓飛船恢複了平衡,但是它並未轉到之前的航向上,而是順著現在的航向移動,並且此時的西斯帝國飛船高度已經下降到超低空狀態了。它現在距離地麵的高度已經不足500米,因為其龐大的體積,從地麵上看感覺就好像擦著頭頂飛過去一樣。

如果是之前,那些負責新聞管製的官員看到這個畫麵估計要暈過去了,但是現在……他已經暈過去了,所以在醒過來之前應該是不會介意的。

這艘西斯帝國戰艦一路飛過來已經至少有兩百萬目擊者了,所以新聞管製什麼的完全就沒有執行可能了,反正現在是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國家對此方麵已經算是徹底放棄治療了。最近這個多事之秋,也確實怪不得宣稱部門不給力,實在是事情太大捂不住了。

四百多米長的西斯帝國戰艦在擦著地麵飛行了一段之後似乎在試圖重新拉起來,它的高度在緩慢上升中,之前最低的時候距地麵已經不到300米了,但是現在已經爬升到500米以上,而且還在緩慢上升中。

但是,新星號並沒打算就此放過它。二次充能的主炮對準另外一側的重力引擎再次一輪齊射,高能穿甲彈瞬間擊穿了第二組引擎,但是這次對方似乎有了準備。右側的應急噴射推進器瞬間點火,然後幾乎是無間隔的支撐住了飛船,沒有出現二次偏航的情況。對方也知道,它們在偏航過程中速度會下降,而以目前的這個狀態,如果速度降下來。很可能就會被徹底幹掉。

其實說實話,那艘西斯帝國戰艦和剛從戰列艦中分離出來的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這東西的表麵現在基本都是洞,這個全拜之前新星號的一發大號散彈所致。當時因為對方的護盾發生器剛好過載,為了避免對方充能之後再次開啟護盾。所以新星號臨時補了一發散彈,把位於飛船外麵的護盾發生器擴散裝置給直接打癱了。沒有了外部擴散器,即便是護盾完成充能,它們也別指望再啟動護盾了。

雖然外觀被打的麵目全非,但是至少這玩意還能飛。而且其上還有少數炮火可以使用,偶爾還是會對後麵的新星號進行攻擊。而且新星號的狀態其實也不怎麼好。之前被對方還是戰列艦的時候在正麵開了個大洞,而且此時的護盾發生器也快到極限了。因為之前的連續中彈,第二個換上去的逆流保護器已經快要融毀了。

不過,新星號雖然狀態不好,但是比起前麵的那個西斯帝國戰艦卻好多了。起碼新星號的火力配置都還在,攻擊能力沒有受到任何削弱。並且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新星號的艦艏位置的那個大洞比之前剛被打穿的時候已經小了很多。剛被擊穿的時候那個大洞可以直接當火車涵洞用了,但是現在最多能開進去一輛汽車,還不能是大型車輛。

關於這個洞口的封堵問題……其實不是內部維修的問題。而是新星號自己的設計問題。

新星號作為一艘特攻艦,其工作性質就決定了它需要長時間遠離後方補給維護,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些問題。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損傷,保證新信號在被敵人擊傷後有辦法自己進行維修,所以新星號上搭載了一種創造者和朝聖者,以及另外一個種族提供的某些科技才完成的終極技術——原子級再生技術。

這個其實就是我們身上的可編程原子的高級應用,它的創意來源就是創造者們使用的納米機器人技術,但比之要高端很多。創造者們的納米機器人確實是可以修複一些損傷,但修複能力有限,隻能縫補一些小的傷口。對大麵積損傷的修補能力很糟糕。後來朝聖者們提供了次原子級的微觀改造技術,加上某個和創造者是聯盟的種族提供的機械細胞技術。三者技術的結合,最終催生的就是這種原子級的可再生技術。